第二讲 孔子及儒家思想[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孔子及儒家思想[精选]

第二讲 孔子及儒家思想 本讲要点: 1、孔子其人 2、儒家思想的体系、核心 3、儒家价值观 4、儒家道德观与人格修养 一、孔子其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推行“礼”,倡导“仁”,思想体系以德治主义为核心。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为中华民族建立了道德观和价值观,濡染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一、孔子其人: 1、孔子的身世: 父亲:叔梁纥(鲁国有名的武士,66岁) 母亲:顔正在(未满20岁) 字、名的由来: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2、孔子的经历: 3、孔子的地位 (1)先秦,博学成名的大学者。对其学说毁誉不一。 (2)汉代,孔子地位愈来愈高,神化其人及其思想,变为神人和神学。 (3)宋元时期对孔子推崇备至,进一步被神化。 (4)过去一百年的认知: 从“尊崇”到“批判”,再到“客观审视、合理扬弃”的脉络。“五四”时期,曾受到“新文化”领军人士的猛烈批判和攻击。“文化大革命”中,“批孔”运动使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文革”后,“批孔”运动被否定,中国人对孔子的态度也渐趋正面。有人认为,从八九十年代儒学成为显学、祭孔仪式恢复,到民间教育中出现的“亲子读经”等现象,孔子思想的地位在提高。 孔子去世后,子孙一直依庙居住, 孔府始建于宋宝元年(1038年)。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朱元璋诏令衍圣公设置官司署,特命在阙里故宅以东重建府第。 主要职责是奉祀孔子、护卫孔子林庙,宋以后陆续增加了管理孔氏族人管理先贤先儒后裔等职责。   孔府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庙 孔庙即至圣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敬王 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内设孔子的衣冠礼器,岁时奉祀。隋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北宋,明弘治年间奠定现有规模。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后重建。占地21.8公顷,南北长约1公里,仿皇宫之制,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建筑104座,466间,古树1250株。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中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 颜回   ???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不幸早死。汉高祖东巡祀孔子时以颜回配享,后历代因之。唐贞观二年(628年)诏称“先师”。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兖国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复圣”。在曲阜城内建有复圣庙,俗称颜庙。。 4、孔子整理的文献 1、《诗》:将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 2、《书》:体会先王如何治理国家政事。 3、《礼》:《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 4、《乐》:认为音乐是道德教化的内容。 5、《易》:用力甚勤,爱不释手。 6、《春秋》:编撰整理。 二、儒家思想的体系核心: (1)社会理想:恢复周礼,希望回到“礼乐征伐”的西周时代使社会归于一种秩序竟井然,长幼尊卑各得其所的状态。 (2)思想核心: “仁”,规范人的行为思想。 “礼”,规范社会秩序。 什么是“仁”?——是人们追求目标和应当达到的思想境界,是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规范。 不断追求:“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表现: 克己复礼、爱人、 恭宽信敏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概括: 积极进取,见贤思齐,推己及人,温良恭俭让,孝亲爱国,忠实诚信,见义勇为,见得思义,见危授命,杀身成仁,为大众谋福利,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实现仁的途径: (1)“孝悌”:是根本。属家庭层面,做到 父父子子。 (2)忠信:属社会层面,做到君君臣臣。 五常: 仁义礼智恭宽信敏惠——《论语》 仁义礼智信——五常出于《春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