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间手工艺春鸡儿
春鸡儿 * 时间:春节前后 意义:汉族传统民俗 佩戴要求:男左女右 3 1 2 民俗寓意 在立春节给孩子戴春鸡儿,是老辈子留下来的传统。为什么在立春这天戴春鸡儿,而不戴其他小动物。据老辈人说,“鸡”和“吉”同音,取个吉祥之意。其次,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在立春这天开始戴,也象征孩子从小开始便“吉”星高照了。再者,民俗上有鸡能食五毒之说,给小孩子们佩戴春也有驱邪攮灾之意。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过去农村贫穷,一到春天,就出现粮荒,断炊的、出门讨饭的并不鲜见,农人穷怕了,让孩子在立春这天戴上春鸡儿,期盼将来能过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从此不再遭受鸡(饥)荒之苦。 现在,乡下人的日子越来越好,饥荒之苦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但给娃戴春鸡儿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在立春这天早饭后,有娃的人家都会把娃子抱出来,站在街头让乡亲们欣赏自己缝做的春鸡儿。随着娃胳膊的抬举和身子的扭动,一只只春鸡儿便开始舞动了。在娃们甜甜的笑声和乡亲们的喜悦中,春天便迈着猫步,款款走来。 制作 1、正方形的小花布对角折,沿边缝,不要全部缝住,留下一寸的长度,把花布翻出来。 2、然后填上丝绵,在缝好的一角缝上眼睛和鸡冠 3、另外留有一寸的开口的一角,塞上剪好的彩色“布条尾巴”或直接用鸡毛 做尾巴 4、用水泡黄豆或玉米籽儿,泡软了串起来缝上的。 春鸡儿做起来很简单,先把花布料按所需的鸡样子剪好,用花儿线缝合时留下一个口儿,把烂布头或棉花或小米或小豆当作填充物塞进去,然后将口儿缝上。春鸡儿的雏形便有了。接下来,要用玉米籽儿给春鸡儿缝出眼睛,再用一小撮儿鸡毛缝在春鸡儿的屁股上,算作尾巴,一只俊俏的春鸡儿便栩栩如生,最后用线把这个可爱的小红辣椒吊在春鸡儿的嘴巴下,晃晃悠悠的,煞是可爱。这一切完毕后,要在“打春”的头天晚上,缝在孩子的棉袄袖子挨肩膀儿的位置上。一般男孩儿的春鸡儿缝在左边的袖子上,女孩儿的春鸡儿要缝在右边的袖子上,使之符合“男左女右”的老传统。有缝制两只春鸡儿的也就不论孩子的性别了,一个袖子上缝一只,看起来更花哨一些,会把孩子衬托得更加俊俏可爱。 剪一块三角形的布 在反面沿着边缝上,留一部分当反口 从反口里翻出来,用棉棒辅助往里填棉花 剪出来眼睛、嘴巴、尾巴和鸡冠子,有的地方直接是就地取材眼睛有泡软的大豆或玉米籽儿,尾巴直接用鸡毛 在留反口的那边缝上尾巴 然后缝上眼睛、嘴巴和鸡冠子,春鸡儿就做成了 春鸡儿做好了,戴在小孩的衣袖或者帽子上,为儿童祛病禳灾,祈求儿童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做成的春鸡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民事诉讼法学2008年1月-2014年10月选择题.doc
- 民俗手工艺.pptx
- 民办教育概念.pptx
- 毕业聚会创意卡通动画ppt模板.ppt
- 民爆系统手持机.doc
- 民主集中制授课课件.ppt
- 民法 第九章 代理.ppt
-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352-2005).ppt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0000.doc
- 民航英语Unit2.ppt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