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课程(教材)百年演变历史讲稿
地理课程(教材)百年演变历史百年变革历史的回顾我国地理作为中学必修课始于清朝末期,1903年清政府才停科举、废八股、兴学校,正式的把地理列为中学必修课程之一,至今已整整一百个年头了。百年来,中学地理课程教材一变再变,较大变动竟达12次之多,从而使中学地理教育时兴时衰高潮低潮迭起,是在大动荡中前进的,真乃一部可歌可泣的百年史。我们要以史为鉴,改革创新,迎接地理教育的新高潮。一、地理课程名称的演变百年来,我国中学各个历史阶段所设地理课程名称多种多样,有中闰地理(或本国地理)、世界地理(或外国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外国经济地理、经济地理、自然地理及其综合形式—地理等课程名称呈现的次数最多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的演变史中不难看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阶段所采用的地理课程设置方式不同,有时采用“一科一课式”,统称地理;有时采用“一科多课式”,在地理一科之下,开设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多门课程(前者显得过于笼统;后者又嫌课程门类繁多,各有利弊。一般而论,中学地理教育处干高潮阶段,多采用“一科多课式”;而处于低潮阶段,则多采用“一科一课式”。目前,初中地理课程名称已成定论,而高中尚待研究,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二、课程目标的演进 新中国成立后,地理课程目标的变化大体呈现了三种观念、四个时期。地理课程目标的“二元观”,大体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以及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中间有中断,前后有两个时期;地理课程目标的“一元观”,是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文革”;地理课程目标的“三维观”,是在本世纪初开始确立起来的新目标观。所谓“二元观”,就是主张地理课程的目标,一是接受地理知识和技能,二是提高思想觉悟。所谓“一元观”,就是主张地理课程目标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要突出政治态度培养和思想觉悟提高,这是在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年代中产生的。这段时期,基本没有教学大纲可言,但各地都有地理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从教材的选材与表述方面,我们可以知道或判断,当时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都是为无产阶级政治和国际斗争服务的。所谓“三维观”,就是主张地理课程的目标应该培养学生的“学力”,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全球化时代和终身学习时代后,教育教学的“结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实际,学生对这些结论的获得不一定需要通过教育教学的渠道,只要在网络平台上搜索,顷刻之间就能获得。作为素质或学力的根本,是获得这些结论的过程,以及这些结论的应用意义,这是需求通过学习经历才能获得的。当然,对后一种“获得”需求有相应的欲望或动力,而“获得”又必须借助知识与技能为载体,所以,课程目标乃至教学目标的“三维观”就成为当前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基础理念。 三、教学时数的演化 教学时数的演化从1922一1927年与1958一1981年间,地理教学时数锐减导致地理教育两次大低谷(如图l)的形成来看,人为因素是主要的。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周总学时为5一12学时,平均为8学时左右,在中学被视为副科日前中学地理教学的周总时数也是8学时,与平均值相等,如加卜文科选修课3学时,共计已达11学时,与历史上最高周总学时几乎持平。今天的地理学科己从低谷中走出,处于复兴在望阶段,中学地理教育新高潮(建国后第二次高潮)即将到来。从1922一1927年与1958一1981年间,地理教学时数锐减导致地理教育两次大低谷(如图l)的形成来看,人为因素是主要的。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周总学时为5一12学时,平均为8学时左右,在中学被视为副科日前中学地理教学的周总时数也是8学时,与平均值相等,如加卜文科选修课3学时,共计已达11学时,与历史上最高周总学时几乎持平。今天的地理学科己从低谷中走出,处于复兴在望阶段,中学地理教育新高潮(建国后第二次高潮)即将到来。 四、课程内容的流变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是直接相关的。由于地理课程的设置,无论小学、初中、高中,基本均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区域地理为重点来设计的。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中小学地理课程在原来的内容体系基础上,提出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我国地理方面的基本国情”、“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策”等内容。其中高中地理由于内容体系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关于这个方面的要求更为强调。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地理课程,无论分科地理还是综合课程中的地理内容,都突出了“人地关系”的主线,并十分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理念来统领。主要是注重课程内容中的“人地协调”、“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新思想。所以,中小学地理课程的内容,在主线设计方面,大体从认识自然与人文的地理,到开发利用资源的地理、保护环境和人地协调的地理,再到“可持续”与“科学发展”的地理,基本与地理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