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金属导热系数的测量.docx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金属导热系数的测量.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金属导热系数的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实验名称:金属导热系数的测量学院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151班学生姓名:吴倩萍学号:5902415034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D103实验时间:第一周周三下午15:45开始一、实验目的:用稳态法测定金属良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二、实验仪器:TC-3型导热系数测定仪、杜瓦瓶、游标卡尺。三、实验原理:1882年法国数学、物理学家傅里叶给出了一个热传导的基本公式——傅里叶导热方程。该方程表明,取两个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间相距为h、温度分别为T1、T2的平行平面(设T1T2),若平面面积均为S,在?t时间内通过面积S的热量?Q满足下述表达式:(8-2),式中为热流量,λ为该物质的热导率(又称作导热系数)。λ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1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是W/(m·K)。本实验仪器如图所示。在支架D上先放置散热盘P,在散热盘P的上面放上待测样品B,再把带发热器的圆铜盘A放在B上,发热器通电后,热量从A盘传到B盘,再传到P盘,在样品B上、下分别有一小孔,可用热电偶测出其温度T1和T2。由式(8-1)可以知道,单位时间通过待测样品B任一圆截面的热流量为2(8-2),式中RB为样品半径,hB为样品上、下小孔之间的距离,当热传导达到稳定状态时,T1和T2的值不变,于是通过B盘上表面的热流量与由铜盘P向周围散热的速率相等,因此,可通过铜盘P在稳定温度T3时的散热速率来求出热流量。实验中,在读得稳定时的T1、T2和T3后,即可将B盘移去,而使A盘的底面与铜盘P直接接触。当铜盘P的温度上升到高于稳定时的值T3若干摄氏度后,再将圆盘A移开,让铜盘P自然冷却,观察其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然后由此求出铜盘在T3的冷却速率,而(m为铜盘P的质量,c为铜材的比热容),就是铜盘P在温度为T3时的散热速率。但要注意,这样求出的是铜盘的全部表面暴露于空气中的冷却速率,其散热表面积为2πR2P+2πRPhP(其中RP与hP分别为铜盘的半径与厚度)。然而,在观察测试样品的稳态传热时,P盘的上表面(面积为πR2P)是被样品覆盖着的。考虑到物体的冷却速率与它的表面积成正比,则稳态时铜盘散热速率的表达式应作如下修正(8-3)将式(8-3)带入式(8-2),得(8-4)实验内容:1、先将两块树脂圆环套在金属圆筒两端,并在金属圆筒两端涂上导热硅胶,然后置于加热盘A和散热盘P之间,调节散热盘P下方的三颗螺丝,使金属圆筒与加热盘A及散热盘P紧密接触。2、在杜瓦瓶中放入冰水混合物,将热电偶的冷端插入杜瓦瓶中,热端分别插入金属圆筒侧面上、下的小孔中,并分别将热电偶的接线连接到导热系数测定仪的传感器Ⅰ、Ⅱ上。3、接通电源,将加热开关置于高档,放传感器Ⅰ的温度T1对应的热电势约为3.5mV时,再将加热开关置于低档,约40min。4、待达到稳态时(T1与T2的数值在10min内的变化小于0.03mV),每隔2min记录T1和T2的值。5、测量记录散热盘P的温度T3。6、测量散热盘P在稳态值T2附近的散热速率:移开加热盘A,先将两侧温热端取下,再将T2的测温热端插入散热盘P的侧面小孔,取下金属圆筒,并使加热盘A与散热盘P直接接触,当散热盘P的温度上升到高于稳态T3的值对应的热电势约0.2mV时,再将加热盘A移开,让散热盘P自然冷却,每隔30s记录此时的U3值。7、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筒的直径和厚度,各5次。8、记录散热盘P的直径、厚度、质量。五、数据与结果:铜的比热容:c=0.09197 cal·g-1·℃-1铜盘质量:m=822 g 直径:2RP=12.75 cm 厚度:hP=0.72 cm橡胶盘直径:12.95 cm 厚度:0.8 cm铅棒直径:2RB=3.9 cm 长度:hB=9.0 cm稳态时T1、T2对应的热电势的数据:序次12345平均值U1/mV2.072.082.072.062.072.07U2/mV1.721.721.731.711.721.72稳态时T3对应的热电势U3= 0.94 mV时间/s306090120150180210240U3/mV1.100.980.870.740.690.670.650.64散热速率 0.002 mv·s-1将数据代入公式 可得:λ=0.1793 cal·cm-1·s-1·℃-1 =0.75×102 J·s-1·m-1·K-1不确定度u=62.5%六、误差分析:1. 由于实验装置接触不够紧密,散热面积有所偏差等因素所造成; 2. 实验中所使用的铝纯度及杂质未知; 3.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热电偶的两端在插入时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