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实习横排头龙河口.docx

水利水电工程实习横排头龙河口.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利水电工程实习横排头龙河口

横排头 横排头枢纽工程为淠史杭灌区淠河渠首,位于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镇 ,拦蓄和调节磨子潭、佛子岭、响洪甸等三大水库下泄水和横排头坝上区间来水。渠首以上来水面积4370平方公里。其中,淠河东源的佛子岭水库以上来水面积1840平方公里,淠河西源的响洪甸水库以上来水面积1400平方公里,水库至渠首区间来水面积1130平方公里。引水入淠河总干渠。该工程设计灌溉面积660多万亩,可为合肥市和沿岸城镇提供优质水源。枢纽工程由进水闸、冲沙闸、溢流闸、土坝、及船闸五部分组成。多年平均引水量为18.0亿立方米。 渠首枢纽于1958年8月19日开工。1959年7 月29日进水闸引水抗旱抢种,抗旱保苗。 1959年9月底除船闸外,溢流坝等主体工程 建成。因建时缺少水泥,修改了设计,降低 了防洪能力,还采用了一些代用材料,影响 了工程质量,1964年7月进行加固,1965年 6月竣工。 横排头渠首自1959年引水灌 溉后,进水闸每年启闭多达百次,引水流量 已达到300立方米每秒的设计要求。 44年来, 横排头渠首已累计引水867亿立方米,增产粮食 18亿公斤,为国家提供10.83亿公斤商品粮,为合肥、六安两市及沿渠城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为整个660万亩淠河灌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由于工程承建时受当时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工程先天不足,质量较差,加上年久失修,工程安全隐患日益突出,与其具有的重要性及发挥的巨大效益十分不相称,对横排头渠首进行除险加固势在必行。 在水利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横排头渠首枢纽除险加固工程被列入了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该项目工程总投资3809万元,总工期24个月,由省水利建筑安装总公司、省水利建筑总公司进行施工建设,其除险加固内容包括溢流土石坝的坝身加高加固工程和土坝防渗工程;溢流坝的坝基防渗工程、坝下游消力池综合加固工程和坝两端增建混凝土导水墙;分流岛、土坝与溢流坝之间的上下游导坝加高加固工程;进水闸、冲砂闸的加固工程;新建跨淠河总干渠公路桥等项。工程除险加固后,可新增灌溉面积96万亩,新增城镇供水量1亿立方米,仅灌溉增产、城市供水年创效益就达2352万元,防洪、航运、环境等效益尤为显著。淠河灌区渠首枢纽工程位于横排头,渠首以上来水面积4370平方公里。其中,淠河东源的佛子岭水库以上来水面积1840平方公里,淠河西源的响洪甸水库以上来水面积1400平方公里,水库至渠首区间来水面积1130平方公里。渠首枢纽于1958年8月19日开工。1959年7月29日进水闸引水抗旱抢种,抗旱保苗。1959年9月底除船闸外,溢流坝等主体工程建成。因建时缺少水泥,修改了设计,降低了防洪能力,还采用了一些代用材料,影响了工程质量,1964年7月进行加固,1965年6月竣工。横排头渠首自1959年引水灌溉后,进水闸每年启闭多达百次,引水流量已达到300立方米每秒的设计要求。 横排头风景名胜区,位于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以南4公里处,是一处以水文景观为特色,以山水风光为依托,集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六安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她距六安仅20多公里。 先认识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这项工程呈现了中国水利建设的壮举。皖西自古多灾多难。这与它的山川地势有关。这里有流入淮河的淠河、史河和流入长江的杭埠河三大河流,但这三河均是河床低洼,两岸多高岗丘陵。天旱时,三河很难进行自流灌溉;而一旦连日阴雨,河床积水,排流不畅,又容易发生涝灾。这就陷入了“旱时盼水水不来,涝时恨水水不走”的悲凄境地。自1958年起,皖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时数载,兴建了著名的“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这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城镇给水、养殖、旅游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地跨安徽、河南两省,在江淮之间的千里岗峦上,交织成密密的水网,可以浇灌十多个县、市、区的1000多万亩农田,是中国继都江堰之后的又一大型人工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七大灌区之一。劳动人民为兴建此项工程所挖、所炸、所搬走的土石方,如果筑起1米见方的长堤,足可绕地球20多圈!著名诗人郭沫若在《淠史杭颂》这首诗歌中,曾经由衷地赞颂说:“排沙拆水分清浊,喜见源头造海洋。河道提高三十米,山岗增产万斤粮。倒虹吸下渠交织,切道崖头电发光。汽艇航行风浩荡,人民力量不寻常。” 淠史杭工程发挥灌溉作用的关键,是兴建渠首枢纽工程,抬高水位,逼水上岗。它的渠道枢纽工程有三处:一是裕安区的横排头,二是金寨县的红石嘴,三是舒城县的龙河口(含梅岭、牛角冲)。这三大枢纽工程建得最早的,便是横排头。它于1958年8月破土动工,1959年7月竣工放水。这项工程由溢流坝(长500米,高7.75米)、土坝(长610米,高7米)、总干渠进水闸(5孔,每孔净宽5米,高6.6米,设计流量300立方米/秒)、分流岛和船闸(闸室长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