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3章第1节第2课时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docx
第2课时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状况、主要特点及其形成条件。(重难点)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阅读教材P50—P55全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形成(1)自然界的基本投入: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共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现象。(2)人类社会的投入: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2.分类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原始农业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传统农业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谷物、果品园艺业)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大牧场畜牧业3.三种农业地域类型(1)原始迁移农业:①分布:热带雨林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②生产过程:③影响: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低。(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①生产特点:自给自足式的农业,耕地稳定。②生产方式:以种植旱作谷类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牲畜。③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3)现代混合农业:①特点:a.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重视规模与效益。b.人力使用较少,机械化程度高,和城市市场及工业联系密切。②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具体如下图所示:③优势:a.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b.时间互补,忙闲错开。c.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正误判断:(1)农业地域类型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 )(2)传统旱作农业属于商品农业。( )(3)饲料和交通是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提示】 (1)√ 农业地域类型是人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反映。 (2)×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是自给自足式的农业,属于自给农业。(3)× 饲料和市场是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教材整理2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教材P56全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影响地球面貌农田取代了大片的森林和草原,部分区域已由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2.改变人类对待天然植被的态度森林是发展农田的障碍,要扩大农田就要砍伐森林。此外,草原也是拓展农田的开垦对象,而且还受到过度放牧的压力。3.给环境带来难以预想的变化不合理的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大量使用农药,不仅杀死了农作物的害虫,也杀死了这些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生物,给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正误判断:(1)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 )(2)土壤盐渍化都是由于农业不合理灌溉形成的。( )(3)合理强度的农业生产,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提示】 (1)×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易造成土地荒漠化问题。(2)× 土壤盐渍化并不都是农业的不合理灌溉造成的。(3)√ 农业生产如果能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合作探讨]我国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农作物大多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人均耕地较少,采用人力、畜力,使用传统的耕作农具,如铁犁牛耕等,进行精耕细作,作物单产较高,是典型的传统旱作农业区。探讨1: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为什么是自给自足农业?【提示】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粮食大部分留作自用,较少部分拿到市场上出售。探讨2: 我国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何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区?【提示】 我国华北平原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农产品商品率低,因此不能发展成为商品谷物农业区。探讨3:我国东部广大农耕区在经营种植业的同时,也饲养猪、牛、羊等牲畜,试分析该农业生产是否属于现代混合农业?为什么?【提示】 不属于。现代混合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8章章末分层突破含解析.docx
- 【师说】2015-20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6.3《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word版含答案.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8章第1节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含解析.docx
- 【师说】2015-20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6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师说】2015-20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模块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师说】2016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专题七并列句和复合句分层训练word版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8章第2节明治政权的建立含解析.docx
- 【师说】2016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专题五非谓语动词word版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9章章末分层突破.含解析.docx
- 【师说】2016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专题八特殊句式word版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3章第2节第1课时 工业区位因素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3章第2节第2课时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主要工业区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3章第3节第2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4章第2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含解析.docx
- 【师说】2017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天天增分训练(二十一)word版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2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docx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4含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大单元整体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docx
- 入党志愿书空白表格_1831893502精品.doc VIP
- 三一汽车起重机STC1000C7-1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高中语文专题一沁园春长沙学案苏教版.doc VIP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门式钢架房屋技术规程2002.pdf
- 《2校园的树木我修剪》(教案)人民版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报价单模板模板.docx VIP
- 意外事故调查表(标准范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