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儒法的秩序观[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史之第四讲 儒法的秩序观 问题一:失序的社会——礼崩乐坏 1.礼崩乐坏的社会 (1)战礼的崩塌:可爱的宋襄公 (2)周王权威的衰落:划时代的一箭 (3)立法权的下移:铸刑鼎事件 (4)卿大夫权威的上升:八佾舞于庭 (5)民间对待礼的态度:婚姻的自主 2.为什么礼治社会会走向崩塌?——礼治基础的崩塌 (1)根源:铁器运用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由此导致井田制的破坏和私田的出现。贵族的经济基础被动摇。新阶层的出现带来了相应的利益诉求。 (2)多米诺骨牌效应:政治权威 的下移;平民走向军队并为未来走向上层做好准备;私学开始勃兴,打破贵族对学问的垄断,士阶层(贵族落魄或平民上升)的出现构成未来政府的主宰。 问题二:如何重建秩序之一:目标——要建立何种秩序? 1.你对秩序的看法:何谓公平正义的秩序? 引例:动车事故的赔偿 2.儒家对秩序的看法: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3.法家对秩序的看法 法家否认社会差异的存在吗? 法律相对独立性的基础——法家关注的是政治法律秩序的建立。 问题三:如何重建秩序之二:建立秩序所依赖的规则或工具——礼与法 1.周礼的核心精神是什么?——礼与非礼 礼的精神与自然秩序一致。礼恰好是维系差异性社会秩序的工具。社会虽变化,但自然秩序不会变化,而礼的差异性符合了自然秩序,故而礼可以继续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工具。 “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记·乐记》 “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 “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汉书·公孙弘传》 2.礼如何能达到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 (1)对社会关系的提要:贵贱关系的核心在于君臣;家庭尊卑关系的核心在父子、夫妻;长幼关系的核心在兄弟。——五伦三纲 (2)在具体的礼仪中去完成礼义:如恪守人子之礼去完成孝;恪守人臣之礼去完成忠;乡饮酒之礼明长幼之序。 最终实现: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3.法家的法是什么?——客观的绝对标准 4.法家建立秩序的工具:一赏一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君书·赏刑》 “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 ——《商君书·赏刑》 5.儒法不同规则的比较:屁股决定脑袋 引例:战场上因家庭原因而当逃兵,如何处理?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以有老父,身故无养为对,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 儒家的屁股坐在家上,无家便无国。——王道 法家的屁股坐在国上,无国便无家。——霸道 问题四:如何重建秩序之三:建立秩序所依赖的力量(方法)——德与刑 1.用何种力量去维护礼、推行礼?破坏礼的行为怎么办?——德化(使人知礼懂礼守礼) (1)教化为最彻底、最根本、最积极的方法,使人心善,使人知耻。法律则不能。 陆贾:“夫法令者所以诛恶,非所以劝善。”——陆贾《新语》 汉贤良文学:“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桓宽《盐铁论》 (2)教化可绝恶于未萌,教化即行,无法律刑罚之需要。——善人为邦百年即可胜残去杀。 (3)教化虽耗时耗力,但可收一劳永逸之效。 董仲舒:“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秦则弃礼仪,废先王之道,十四岁而国破亡。 (4)若民有偶犯,也不主张用法律来制裁,其因在于教化未施或未施彻底的缘故(株连)。 例1:历山农人侵畔,舜往历山躬耕,一年而人让畔。雷泽渔人争地,舜往雷泽为渔,一年而人让居。河滨陶者陶器粗劣,舜往河滨为陶器,一年而河滨人所作陶器质地坚牢。——《韩非子》 例2.韩延寿止兄弟讼。 问题:德化在于有德者去化育民众。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 如何保证在上者即为有德者?——修身与为政在人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儒家之观点有哪些问题? 2.法家的反击 (1)反对德化之力量 其一,要好车夫还是要好车?(千世乱而一治/千世治而一乱):理论基础在于统治者多为平庸之才 废势背法而待尧舜,尧舜至乃至,是千世乱而一治也;抱法处势而待桀纣,桀纣至乃乱,是千世治而一乱也。 其二,德化之方法不可取——太慢 舜救败,三年已三过。舜有尽,寿有尽,所止者寡矣。——《韩非子》 何必如此费事?赏罚使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