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胡同文化[精选]
《胡同文化》教案设计
汪曾祺
一、教学目的
1、2、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3、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重点
1、2、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具体文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四、教学设想
1、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2、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10张邮票)
同学们看到的就是我国1988年发行的一组《民居》邮票,设计者选用了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来构图。上海的小洋楼、福建的土楼、内蒙的蒙古包、云南的竹楼和北京的四合院,无不是各地域独具特色的居民生活的缩影。
今天,就请汪曾祺,一位在北京住了几十年的老人给我们做一回导游,一起去串一串北京的胡同,看一看四合院,了解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
二、概括要点,提练精要。
(一)胡同,大概应该算是老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态。作者以敏锐而细致的观察,介绍着胡同的诸多特性。有哪些特性呢?
(二)请同学自读1—4段,概括要点。
① 走向(方正)
胡同 ② 取名(来源多、俗、市井味) (多媒体展示)
(建筑) ③ 宽窄(社会阶层)、数量(多)
④ 作用(网络)、环境(安静)
点拨:在概括时注意首句、中心句、提示句、过渡句等一些句子。现成的可勾画组合,化繁为简,无现成的要自行概括。
(三)1、北京胡同与胡同文化有何联系呢?(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6—12段(自行体会,适当点拨,个别范读,教师评点)
明确:儿话音的恰当应用;注意揣摩并(可略带夸张地)表现文句中透露出的北京人的独特心理状态,如一声“嘿!”道出内心的惊喜,美滋滋,乐盈盈,喜上眉梢,形神兼备。
封闭 ⑥安土重迁
⑦过往不多
⑧易于满足 (多媒体展示)
⑨不爱管闲事
⑩安分守已(忍)
点拨:安土重迁,舍不得“挪窝儿”,这是因循守旧观念在居住上的表现;过往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是胡同文化的投影;易于满足,饮食都相当平民化,这是小生产者在小圈子里产生的不求高质量,只求过得去的自我满足的心态;爱凑热闹,不爱管闲事,只要不直接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那就算与己无关,权当看戏,图个热闹,这是围墙所体现出的戒备、防范心理,凡事都不愿出头、不敢出头。
作者从人们的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处世哲学、待人接物的细微之处,找寻着胡同文化的表象特征,并由这表象掘进内里,对深藏于胡同文化的实质用一个字准确的作出了理性的概括判断——“忍”。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作为一种传统的心理定式和道德规范,中国百姓守此道的恐怕不在少数,而北京人尤为突出。因为北京这地方,是几代封建王朝的首都,封建正统思想自然更为浓重,以至于使北京城像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见棱见角。这种方正观念自然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必然形成一种封闭的胡同文化。林语堂在30年代就指出:“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德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来看老北京的“忍”劲。
明确:胡同文化的特点是封闭保守,“忍”是它的精义。
这种讲究“方正”的城市布局,是一种封闭的布局形式,必然导致居住格局的封闭性,进而导致人们思想意识的封闭、保守、固步自封、明哲保身。胡同的安静塞,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
点拨: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时可联系上文中的一些词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也可从13—15段中找出一些词句认真揣摩,如“再见吧,胡同 。”
明确:作为长期生活在北京并强烈关注市民生活与心态的作者来说,胡同衰败确实给
作者带来无可奈何的感伤。但作者又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结果,胡同文化的封闭保守必然使它走向灭亡。因此,作者的感情可谓悲
喜交集。(理性与感性)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显然已不适应开放进去的现今的时代,它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怀旧也好,伤感也好,无奈也好,都不能组但这一趋势。惟有开放的意识,锐意进取的精神,才能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肠道菌群对中药皂苷类成分的代谢研究进展[精选].doc
- 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的研究进展[精选].doc
- 肠道门诊培训试题(含答案)[精选].doc
- 肠道门诊诊疗流程[精选].doc
- 股 票 动 向[精选].doc
- 肠道微生态---[精选].ppt
- 肠外营养支持[精选].ppt
- 股东会董事会权利[精选].doc
- 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精选].doc
- 股份公司在集团公司中的地位与作用[精选].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