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精选]

胡黄连功效与作用 胡黄连的功效:   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西藏胡黄连和胡黄连的根茎,胡黄连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胡黄连有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胡黄连有治疗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的作用,脾胃虚寒者慎用胡黄连。   药名:胡黄连   功效分类:清热药;凉血止血药;清热燥湿药。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科属分类:玄参科。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胃经;大肠。   功效: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浸汁点眼。   药材基源: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西藏胡黄连和胡黄连的根茎。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造,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本品为不规则的圆形薄片,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白色点状锥管束,周边深棕褐色。质脆。 胡黄连的作用:   1、胡黄连治骨蒸潮热:胡黄连性寒,入心肝二经血分,有退虚热,除骨蒸,凉血清热之功。胡黄连治阴虚劳热骨蒸,常与银柴胡、地骨皮等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   2、胡黄连治肥疳热:川黄连五钱,胡黄连五饯,朱砂一钱(另研)。上二物为细末,入朱砂末,都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铫子上用线钓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一分,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食后。(《小儿药证直诀》胡黄连丸)   3、胡黄连治小儿疳热:胡黄连既能除小儿疳热,又能清退虚热,故可用于小儿疳积发热,消化不良,腹胀体瘦,低热不退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楂等同用,如肥儿丸(《万病回春》)。   4、胡黄连治杨梅疮毒:胡黄连、猪胰同煮服。(《本草求原》)   5、胡黄连治小儿疳热,肚胀,潮热,发焦:胡黄连五钱,灵脂一两。为末,雄猪胆汁和丸绿豆大。米饮服,每服一、二十丸。(《全幼心鉴》)   6、胡黄连治痈疳疮肿,已溃未溃者皆可用之:胡黄连、穿山甲(烧存性)等分为末。以茶或鸡子清调涂。(《简易方论》)   7、胡黄连治痢血: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等分。为末。腊茶清调下,食前、空腹温服。(《苏沈良方》三物散)   8、胡黄连治痔漏成管:胡黄连(净末)一两,穿山甲(麻油内煮黄色)、石决明(煅)、槐花(微炒)各末五钱。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钱,空心,清米汤送下,早、晚日进二服,至重者四十日而愈。此方不用针刀挂线,不受苦楚。如漏之四边有硬肉突起者,加蚕茧二十个炒末,和入药中,比及遍身诸漏皆效。(《外科正宗》黄连闭管丸)   9、胡黄连治热痢腹痛:胡黄连末,饭丸梧子大。每米汤下三十丸。(《鲜于枢钩玄》)   10、胡黄连治痔疮疼肿,不可忍者:胡黄连末,鹅胆汁调涂之.(《孙天仁集效方》)   11、胡黄连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皮,入蜜半两拌和,炒令微焦)。二味捣罗为末,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生姜二片,乌梅一个,童子小便三合,漫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临卧再服。(《本草图经》)   12、胡黄连治婴儿赤目:茶调胡黄连末,涂手足心。(《济急仙方》)   13、胡黄连治小儿盗汗,潮热往来:胡黄连,柴胡等分。罗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银器中用酒少许化开,更入水五分,重汤煮三二十沸,放温,食后和滓服。(孙用和)   14、胡黄连能清大肠湿火蕴结,还可用治痔疮肿痛、痔漏成管,胡黄连常配刺猬皮、麝香为丸,如胡连追毒丸(《外科正宗》)。   15、胡黄连治吐血、衄血:生地黄、胡黄连各等分。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煎茅花汤送下。(《普济方》胡黄连散)   16、胡黄连治湿热泻痢:胡黄连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尤善除胃肠湿热,胡黄连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常与黄芩、黄柏、白头翁等同用。   胡黄连与黄连用药鉴别: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然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   胡黄连汤   组成:胡黄连柴胡(去苗)鳖甲(去裙襕,醋炙)甘草(炙,锉)白蒺藜(炒)黄耆附子(炮裂,去皮、脐)各15克威灵仙(去土)30克   用法: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童便、酒共80毫升,乌梅1枚打碎,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主治:虚劳,寒热心悸,骨节酸疼。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胡黄连丸   组成:川黄连15克胡黄连15克朱砂3克(另研)   用法:上药前二味为细末,入朱砂末,共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挑子上,用线钓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0.3克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