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门寺矿区细脉浸染型白钨矿体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赣北石门寺矿区细脉浸染型白钨矿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项新葵,汪石林,詹国年,谭荣,钟波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江西 九江 332100)
摘 要:石门寺矿区晋宁晚期富斜花岗岩为成矿围岩,成矿母岩-燕山中期中酸性深成至浅成花岗岩体依次侵入其中。厚大的似层状钨(铜钼)矿体大致平行于富斜花岗岩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面分布,以外接触带为主,单矿体最大垂厚达416m。工业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黄铜矿、黑钨矿、辉钼矿,矿石组构类型主要有结晶结构、交代结构、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常见近矿围岩蚀变为黑鳞云母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矿床,工业类型可划归为细脉浸染型白钨矿。石门寺矿区细脉浸染型白钨的发现,打破了以往只专注评价石英大脉型黑钨矿的找矿思路,为矿区及九岭矿集区实现钨多金属找矿的重大突破开拓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细脉浸染型;白钨矿;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意义;赣北
赣北石门寺矿区位于下扬子成矿省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中[1],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地块中段,属钦杭结合带北侧[2、3]。矿区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针对地表石英大脉型黑钨矿进行过普查(估算的表内+表外WO3金属量2500余吨),基础地质与科研工作程度也较低,涉及矿区的文献很少[4、5、6]。从2010年初开始,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承担了石门寺矿区钨矿勘查项目,至2011年4月底野外验收止,预估算WO3122b+333资源储量大于20万吨、伴生Cu大于10万吨,基本查明为一大型钨、伴生中型铜矿床。勘查工作中,于晋宁晚期富斜花岗岩中新发现以细脉浸染型白钨为主的厚大的似层状矿体,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赣北地区钨多金属矿床的找矿重大突破。
1 区域地质背景
石门寺矿区所在的九岭地区,在北东长约20km、南东宽约10 km的范围内,分布有大小钨铜钼矿床及矿点15处,原有大湖塘中型钨矿,近年来随着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除石门寺矿区外,已经做到或有可能做到大中型矿床的矿区还有狮尾洞、昆山、大岭上,形成了一个北北东向以钨为主伴生铜、钼、锡、铍、铌、钽等有色和稀有金属的矿集区(图1)。
九岭矿集区大部分地段被晋宁晚期富斜花岗岩岩基占据,小部分地段分布着中新元古代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以灰绿色杂砂岩与板岩互层为主,夹少许复成份变质杂砾岩。
晋宁运动在九岭地区表现强烈,大规模酸性岩浆侵入于中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之中,形成了包括矿集区在内的面积巨大的富斜花岗岩岩基,出露面积达2300km2,大致呈东西向展布,以CaO含量高为特点。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矿集区内岩浆活动又开始频繁,发生多次岩浆侵入活动,侵入体为规模较小的岩株、岩瘤、岩床,侵入于九岭岩基或中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之中,岩性主要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斑岩等。到晚白垩世,矿集区只有小规模的岩浆活动,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呈岩脉或岩枝产出[7、8、9]。
区内褶皱构造为九岭复背斜次级靖林街—操兵场背斜的东延部分,轴向呈北东东向,出露长10余公里,至蓑衣洞被九岭岩基所冲断,两翼岩层产状多倾向南南东,倾角一般在50°以上。区内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最发育,延长多大于20 km,走向15-45°,倾向南东,倾角60-80°,早期以压扭性为主,晚期张性破碎强烈,除有垂直断距外, 左行水平位移明显,同时切割中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系和晋宁晚期富斜花岗岩岩基,形成经张性改造的北北东向走滑冲断带。该组断裂与北东东向断裂复合控制着区内燕山期成矿岩体和矿床(点)的分布,是区内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石门寺矿区就分布在此组断裂与北东东向宋家坪—罗丝塘—新安里断裂的复合部位(图1)。
图1. 赣北九岭矿集区地质矿产图
1.第四系;2.中—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安乐林组;3.中—新元古代双桥山群修水组;4.晋宁晚期富斜花岗岩; 5. 燕山中期花岗岩;6.燕山晚期花岗岩;7.矿床及矿点;8.重砂扩散晕;9.土壤测量分散晕;10.岩石测量原生晕;11.断层。
2 成矿地质条件
石门寺矿区内除第四纪残坡积层外,基岩全部为岩浆岩,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图2)。
2.1 赋矿围岩
晋宁晚期富斜花岗岩(γn23(1))为九岭岩基的一部分,约占矿区面积的80%,分布于矿区四周。岩石为深灰色,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石英20—30%、斜长石65%、黑云母15%。黑云母呈假六方柱片状集合体,自形程度好。斜长石为自形至半自形的板状、厚板状晶体,具卡—钠复合双晶,主要是中性长石,一般具环带构造,中心为中长石,边缘为更长石。与矿区燕山期成矿母岩的主要区别是富钙,颜色深,粒度粗,黑云母含量高,石英含量较低,钾长石含量极少,斜长石牌号大。
2.2 控矿构造
石门寺矿区基岩全为岩浆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