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复习[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精选]

[认识诗人]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写的诗、词、散文达到了北宋时期的最高水平,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家。 朗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按课本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补充注释红色的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见月光照进门里,就高兴地起来走出去。想到没有人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便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睡,于是一起在院中散步。院中如水一般明澈,水中水草、浮萍交错,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儿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主旨把握 文中记录夜游承天寺的经过,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虽遭贬谪但仍豁达乐观) 如何理解“闲人”? 苏轼被贬担任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闲职,所以“闲”;他有旷达的胸襟,把贬谪的悲苦消释在悠闲的赏月和漫步中,这是“闲”的根本原因。 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巧用比喻,将清澈透明的月光比作“积水空明”;将参差错杂的竹柏之影比作“藻荇交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名句积累 写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拓展积累:与“月”有关的古诗文名句 ①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⑤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获释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城东买坡地耕种养家。 了解背景: qǐn zǎo xìng 寻求 原来是 于是 散步漫步 一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本文的点睛之笔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