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申报)..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申报).

C59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2005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fectious diarrhea (报批稿) 2005-××-×× 发布 200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 布 WS ×××-2005 前   言 本标准是在GB17012-1997《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的, GB17012-1997作废.。 本标准的附录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传染病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华、阚飙、方肇寅、冉陆、赵 伟、李 军、朱凤才、史智扬、顾 玲、郭喜玲、张雪峰。 WSXXX―2005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 2.术语和定义 2.1腹泻(diarrhea):是指每日排便3次或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等。 2.2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指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繁多,其中主要的病原及其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参见附录B。 3.诊断依据 3.1 流行病学史 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高峰,发病高峰季节常随地区和病原体的不同而异;细菌性腹泻一般夏秋季节多发,而病毒感染性腹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等则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带者、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学药品暴露史及症状性、器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食(水)源性感染常为集体发病并有共进可疑食物(水)史;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在婴儿群体中引起爆发流行。 3.2 临床表现 3.2.1 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3.2.2 已排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 3.3 实验室检查 3.3.1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镜检可有多量、少量或无红、白细胞。 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多见于沙门菌、侵袭性大肠杆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细菌和某些病毒等所致的腹泻; 稀便、水样便,镜检可有少量或无红、白细胞,多见于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气单胞菌等所致的腹泻。 病原体检查: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霍乱弧菌、志贺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详见附录A)。 注: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病原体检测时,应遵照相关规定执行。 4. 诊断原则 临床诊断应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粪便常规检查等进行。病原确诊则应依据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 5.诊断标准 5.1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符合3.2、3.3.1和/或3.1。 5.2 确诊病例:应同时符合临床诊断和3.3.2。 6.鉴别诊断 6.1霍乱 由霍乱弧菌感染所致。以剧烈腹泻起病,多数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呕吐多为喷射状,不伴恶心;呕吐物及腹泻物呈米泔水样,量多,少数患者有洗肉水样便。脱水严重者常引起肌肉痛性痉挛,皮肤皱瘪,体表温度低于正常。粪便悬滴镜检可发现运动极活泼的弧菌,应进一步作细菌培养,进行鉴别诊断。 6.2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与副伤寒甲、乙型临床表现以高热、全身毒血症状为主,可伴有腹痛,腹泻少见;副伤寒丙型可呈胃肠炎型发作,病程短,预后好,多在3~5天内恢复。血肥达氏反应阳性有助于伤寒诊断;血、骨髓、粪便或尿等标本中培养出伤寒或副伤寒杆菌即可确诊。 6.3 细菌性痢疾 由志贺菌属感染所致。腹泻以脓血便或粘液便较为常见,量少,常有里急后重,多伴有畏寒发热。粪便镜检可发现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粪便培养可检出志贺菌。婴幼儿中毒型菌痢或不典型菌痢应通过病原

文档评论(0)

s4as2gs2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