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非主流经济学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索罗斯,“非主流经济学家”.doc

索罗斯,“非主流经济学家”   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乔治?索罗斯。   先贵后贱的青少年成长期   乔治?索罗斯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但好景不长,其律师父亲不得不“精明”(索罗斯在其《金融炼金术》一书中就是这样形容的)地将财产变卖,为全家在德军进入前换了假证件,从而使得全家顺利得以在那场著名的战争中得以保全。   可想而知,这一变故对索罗斯的生活质量和思想影响都很大――以至于多年后,他还在办公室里挂了一个镜框,其中用醒目的字体这样写道:“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   战后,索罗斯迫于环境和生活压力,不得不辗转到了瑞士,但很快他发现这里乃是国际资本的天堂,并非一个不名一文的17岁的穷小子的久留之地――于是他决定去伦敦。但显然,“伦敦也并没有比伯尔尼(瑞士城市)好多少”――索罗斯认识到,这世上其实并无所谓的穷人的世界,“富人在哪里都是天堂”。   因此,他只能靠打零工来维持生计,但这段时间内索罗斯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就是要通过读书来改造命运。   求学的“悲剧”   1949年,索罗斯考入伦敦经济学院――这对于一个辍学已久,整体忙于生计的“小时工”而言,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可以想象――但日后,索罗斯似乎并不愿意多提及这段经历,因此不论是采访他的媒体也好,还是在他那几本思想类似的书中,都没有过多提及。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索罗斯与捞个文凭之后去谋求一个好职位,而愿意自称师出名门的学生不同――他并不以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米德的学生为荣,相反,索罗斯认为“跟他学不到东西”。   当然,我们因为今天索罗斯那无法忽略的成就,完全可以说,那时的索罗斯已经立下宏志,要学以致用,成为一代金融大鳄。但现实总是与励志型的电影故事不同,也更残酷――有充分证据(索罗斯的成绩单)表明,索罗斯的数学很差,只能做到勉强及格。   更不幸的是,伦敦经济学院不但没有文科经济学――例如我们熟知的政治经济学,而且这所只教授西方经济学的学校,还很自然与其它类似学校一样,要求学生以数学建模作为经济现象的分析基础――因此,索罗斯不但注定成绩“悲剧”,而且有人怀疑他之所以对大名鼎鼎的老师不以为然的真正原因是他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台上说了什么。   可以想象,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穷学生,还是一个犹太人,在西方那个极为讲究等级和“圈子”的社会文化氛围内,过得有多郁闷。   另辟蹊径   从历史名人的经历上看,一个人郁闷了,往往都会转成为哲学方面有独到见解的人,若成就再大一些还会成为思想家――国人最熟悉的例子莫过于我国那位四处求官次次被拒的孔夫子。   索罗斯也没能例外,他迷上了一个名为卡尔?波普(以一本《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闻名于世)的哲学家的学说,但他的原创能力似乎较孔子差些――虽然他由此在“脑海中形成了反射论(reflexivity)这一哲学思想的雏形”,但从内容上看,索罗斯的这一思想似乎并未能脱离卡尔?波普的思想范畴,因此并非开宗立派似的哲学家,而仅仅是将卡尔?波普的思想移植到了经济学的领域。   但哲学不能当饭吃,索罗斯在英国战后萧条的时代,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毕业就失业”的穷学生,甚至不得不去做一名销售手提袋的计件销售员,尽管他“给所有知道名字的投行都投了求职信”。   不过,那时中东的原油还在英法两国手里,苏伊士运河也没交出去,伦敦还是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因此索罗斯最终还是在一家投行中找到了一个实习生工作,首次解决了温饱问题。   霉运走远   自此,索罗斯的霉运开始走远――他不但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实践其反射理论,而且还赚到了钱。   差不多相同时间,世界上还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英法支持的阿拉伯世界败北,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建国,而且连续打赢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立稳了脚跟;二是埃及发生革命,英法在美苏的压力下,不得不归还苏伊士运河――从此,世界的能源中心,中东,彻底沦为美国说了算的地方。   这使得索罗斯认识到,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一如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渐渐失去其世界原油价格指导地位一样,终将被纽约所取代――因此,索罗斯决心去美国“试试运气”。   但随后索罗斯在美国所获得的几份工作,都是分析员、研究员等必须利用“数学工具来进行分析”的工作,这无疑对索罗斯而言是份苦差事――尽管他还干得不错(得到了升职和重用)――但从他日后书中,对西方经济学这一法宝型分析准则,大肆攻击,极尽嘲笑之能事的情况看,他不但仍不擅长此道,而且对此深恶痛绝。   这最终促使“受够了这一切的”的索罗斯于1973年开始自立门户,创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