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道路,人品为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道路,人品为上.doc

艺术道路,人品为上   提及风光旖旎的大理古城,所有人联想到的必定是苍山雪、洱海月的诗情画意。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从那里走出的人,应该也是风花雪月、超脱浪漫的,比如《天龙八部》中温柔多情的段誉,比如此时笔者面前这位侃侃而谈的著名书法家――周选松。   周选松,字木公,斋号无忧,现任红云红河集团调研室主任。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与开发保护协会副会长、袁晓岑艺术园文化艺术顾问。曾在2007年6月和10月在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协会,袁晓岑艺术园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2008年7月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书法作品被编入《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名家书画作品集》《云南诗画》《中国烟草职工书法作品集》等,还被国内外书法爱好者和相关艺术团体所收藏达200多幅,并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首脑及政要。2005年出版过《木公的诗》,2008年出版发行《周选松书法作品集》。其自幼习书,广读诗书,遍览历代碑帖,孜孜追求,博采众长,行、草、隶、篆各体功底扎实,用笔大胆,布局新颖,遒劲有力,飘逸流畅,作品独树一帜,其书法作品字里行间,透射其崇尚书法与文化相互融通、注重构思与笔韵相得益彰的艺术追求。作品即有对中华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注重运笔节奏、谋篇布局,也讲求意在笔先,将审美价值观和性情修养联系在一起,在其作品中能看到作者对书法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体现“文化是书法的核心,书法的内涵是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   近年来,爱心书法家周选松更是向需要帮助的人们屡施援手:2007年5月,他在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的天缘艺术馆举办书法作品展,展出结束后,他将100幅作品全部捐给了协会;2007年11月,他将在袁晓岑艺术馆展览的60幅作品全部捐给艺术馆收藏;2008年7月,他又将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作品中的10余幅作品捐给了省博物馆;2008年11月,他再次在昆明市博物馆举办书法作品展,多幅作品被市博物馆收藏,并将每平方尺千元定价的书法作品的义卖所得,10余万元全部捐给了昆明市慈善总会……   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蔡昌平先生评价周选松的书法作品时说,周选松的书法作品内容丰富,行、草、隶、篆书法功底扎实,用笔大胆,遒劲有力、飘逸流利,极富艺术美感及浑厚的文化内涵,凝聚了书者在书法上的艺术成就和对人生的智慧感悟,深切体现了周选松不懈追求艺术及对生活的热爱。   《现代企业文化》:您好,周老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杂志的采访。能简单讲讲您是如何走上书法这条路的吗?   周选松:可以说是由于机缘巧合吧,如果不是一些特殊的机缘,我现在仍在大理种地。我出生在云南的大理古城,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小以沙石为伍,以蓝天白云为伴,长到了读书识字的年龄。别看我们那地方是乡下,但是很尊重读书人。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会对每家大门檐上的对联评头论足。如果有人家的对联是供销社买来的,人们会说,这家人有钱,但没文化。如果对联是自己写的,即使字很差劲,人们也会说,这家有人正在读书。家里人只要看见你在读书写字,再忙的活计也不用你插手。   那时家里穷,铅笔、钢笔都很贵,只有毛笔便宜,五分钱一支,可以用一个学期。所以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的书写工具是毛笔,只能是毛笔。实在没有钱买毛笔了,自己做,没有墨,用锅烟子、红泥巴代替。我从10岁开始练习书法,因为毛笔字写得好而得到家人、外人的称赞。所以我开始从骨子里喜欢上了写毛笔字,这一写就写了四十年。   《现代企业文化》:您曾经有过十年的军旅生涯,这段经历对您的书法技艺起到怎样的作用?   周选松:我把自己的“写字”生涯分成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是启蒙阶段;第二个十年就是在部队这十年,属于成长阶段;第三个十年,是我从部队转业后进入企业,属于与文化结缘的十年。十年的军旅生活让我每每想起仍然激动不已。那时部队里有文化的兵不多,滥竽充数的我也算得上是个知识分子。刚一进军营,我有点蒙了。因为部队生活还是非常枯燥的。最难捱的是星期天,城市兵和家境好的兵都进城闲逛去了。我从农村来,没有城里的亲戚可走,也没有钱。郁闷、孤独了一段时间后,我想起我还可以写毛笔字。于是,我从不多的那点津贴中挤出些钱来,托战友进城买来了笔墨。部队最不缺的就是旧报纸,我去文书处要,人家一摞一摞地给。在部队这十年,写字几乎占据了我的全部业余生活。时间一晃过去几十年,其他该改变的东西都改变了,唯独用毛笔写字这个习惯没有变。   《现代企业文化》:您刚才说从部队转业进入企业后,是您与文化结缘的十年。红河红云集团的企业文化对您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起到哪些作用呢?   周选松:1986年,我从工作、学习了十年的军营转业到昆明卷烟厂。第二年6月1日,由我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