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氨基酸(amino acid)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一、氨基酸的结构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如将天然的蛋白质完全水解,最后都可得到约二十种不同的氨基酸。
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看出: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除R 为H(甘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均具有旋光性。
*在空间各原子有两种排列方式:L—构型与D—构型,它们的关系就像左右手的关系,互为镜像关
系,下图以丙氨酸为例:
二、氨基酸的分类:
1.按氨基酸分子中羧基与氨基的数目分:
酸性氨基酸:一氨基二羧基氨基酸,有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二氨基一羧基氨基酸,有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中性氨基酸: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有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半
胱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苏氨酸。
2.按侧基R 基的结构特点分:
脂肪族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杂环氨基酸:脯氨酸、组氨酸
3.按侧基R 基与水的关系分:
非极性氨基酸:有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
色氨酸、酪氨酸、脯氨酸;
极性不带电氨基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苏氨酸;
极性带电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4. 按氨基酸是否能在人体内合成分: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有八种:赖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
笨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可以合成的氨基酸。有十种。
半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可以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氨基酸,有两
种:组氨酸、精氨酸。
三、稀有氨基酸:
参加天然蛋白质分子组成的氨基酸,除了上述20 种有遗传密码的基本氨基酸之外,在少数蛋白质分
子中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氨基酸,称为稀有氨基酸。
它们都是在蛋白质分子合成之后,由相应的常见氨基酸分子经酶促化学修饰而成的衍生物。
二十种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如图所示:
(注:缺脯氨酸)
第二节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形态:均为白色结晶或粉末,不同氨基酸的晶型结构不同。
溶解性:一般都溶于水,不溶或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在稀酸和稀碱中溶解性好。
熔点:氨基酸的熔点一般都比较高,一般都大于200℃,超过熔点以上氨基酸分解产生胺和二氧化碳。
光吸收:氨基酸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光吸收,在近紫外区含苯环氨基酸有光的吸收。
旋光性:除甘氨酸外的氨基酸均有旋光性。
二、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1.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氨基酸分子是一种两性电解质。
通过改变溶液的pH 可使氨基酸分子的解离状态发生改变。
氨基酸分子带有相等正、负电荷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
在某一pH 环境下,以两性离子(兼性离子)的形式存在。该pH 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所以氨基
酸的等电点可以定义为: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的溶液pH。
以甘氨酸为例, 从左向右是用NaOH 滴定的曲线,溶液的pH 由小到大逐渐升高;从右向左是用HCl
滴定的曲线,溶液的pH 由大到小逐渐降低。曲线中从左向右第一个拐点是氨基酸羧基解离50%的状态,
第二个拐点是氨基酸的等电点,第三个拐点是氨基酸氨基解离50%的状态。
通过氨基酸的滴定曲线,可用下列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求出各解离基团的解离常数(pK,)
根据pK,可求出氨基酸的等电点,其等电点左右两个pK,值的算术平均值求出。
中性及酸性氨基酸:
pI=(pK1,+pK2,)/2
中性氨基酸:pK1,为α—羧基的解离常数,pK2,为α—氨基的解离常数。
酸性氨基酸:pK1,为α—羧基的解离常数,pK2,为侧链羧基的解离常数。
碱性氨基酸:
pI=(pK2,+pK3,)/2
其中:pK2,为α—氨基的解离常数,pK3,为侧链氨基的解离常数。
二十种氨基酸的pK,及等电点(P133):
2.由α—氨基参加的反应
○1 亚硝酸反应 放出氮气,氮气的一半来自氨基氮,一半来自亚硝酸,在通常情况下测定生成的氮
气的体积量可计算氨基酸的量,此反应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水解程度。
○2 与甲醛的反应 用过量的中性甲醛与氨基酸反应,可游离出氢离子,然后用NaOH滴定,从消耗
的碱量可以计算出氨基酸的含量。此法称为间接滴定法。
○3 与 2,4—二硝基氟苯(2,4—DNFB)的反应(Sanger反应) 生成黄色的二硝基苯—氨基酸衍
生物。
3.α—羧基参加的反应
与碱反应成盐与醇反应成酯
4.α—氨基与α—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
与茚三酮的反应:除脯氨酸与羟脯氨酸外,可与其它氨基酸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脯氨酸与羟脯氨酸为黄
色化合物。
第二章蛋白质
第一节概述
一、蛋白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丽声指南针英语名著分级读物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 教学设计.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游泳比赛成绩册(编排系统版).pdf
- 数字温度计设计论文分析.doc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docx
- 陕西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策略讲座.ppt
- 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英语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国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pptx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财务年度审计服务项目公开招投标书范本.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