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3+含量对Ca2MgSi2O7: Eu2+, Dy3+, Nd3+稀土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docVIP

Dy3+含量对Ca2MgSi2O7: Eu2+, Dy3+, Nd3+稀土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y3+含量对Ca2MgSi2O7: Eu2+, Dy3+, Nd3+稀土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doc

Dy3+含量对Ca2MgSi2O7: Eu2+, Dy3+, Nd3+稀土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南岸 400074   摘要:本工作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2MgSi2O7: Eu2+, Dy3+, Nd3+长余辉发光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荧光分光光度计等结构与光学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Eu2+, Dy3+, Nd3+的进入,并未改变Ca2MgSi2O7的晶格结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a2MgSi2O7: Eu2+, Dy3+, Nd3+发射的中心波长为525 nm (绿光),最佳激发波长为461 nm。余辉测试表明,Dy的原子比为2%时,材料的余辉性能最佳,停止光照10 h后,发光强度为0.52 mcd/m2(人眼最小分辨光强的100倍为0.32 mcd/m2)。   关键词:Ca2MgSi2O7: Eu2+, Dy3, Nd3+;稀土掺杂;固相反应法;余辉时间   引言   20世纪初,自长余辉现象被发现以来,长余辉发光材料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3]。而近年来稀土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长余辉材料在建筑、装饰、交通、军事等领域已得到一定的应用[4]。之所以长余辉发光材料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目前长余辉材料在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如铝酸盐稀土共掺杂发光材料抗湿性差,对原料纯度与制备温度要求极高;硫化物系列长余辉发光材料稳定性差,易水解。齐晓霞等人的研究表明,硅酸盐体系作为另一类新型长余辉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水性强、紫外辐照性稳定、余辉亮度高、余辉时间长、应用特性优异等特点[5-7],有望成为第三代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代表,并极有可能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以及国防等领域。本工作将采用Ca2MgSi2O7作为基质,在掺Eu2+的基础上,再共掺Dy3+和Nd3+,制备了物化性质稳定的硅酸盐基绿光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对结构与发光性能的表征,深入研究了Dy3+含量对Ca2MgSi2O7: Eu2+, Dy3+, Nd3+发光性能的影响。   本工作研究了Ca2MgSi2O7: Eu2+, Dy3+, Nd3+的制备方法,还深入研究了Dy离子浓度对Ca2MgSi2O7: Eu2+, Dy3+, Nd3+发光性能的影响。本工作不仅对Ca2MgSi2O7: Eu2+, Dy3+, Nd3+发光材料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为从事Ca2MgSi2O7: Eu2+, Dy3+, Nd3+的科研团队或企业提供了相关的实验指导。   1.实验   本实验使用试剂为CaCO3、4MgCO3?Mg(OH)2?5H2O、SiO2(分析纯),Eu2O3、Dy2O3、Nd2O3、H3BO3 (高纯)。采用菲利浦帕拉科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XRD测试,测试条件是;Cu靶Kα线,工作电压40 kV,工作电流40 mA,扫描角度为5~80 o,扫描步长为0.02 o/step。采用 F-38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的激发和发射;扫描速度为120 nm/min。采用SENSING PR-305荧光余辉亮度测试仪测试样品的长余辉性能;初始照度为1000 lx,照射时间为30分钟,余辉测试时间为10 h。   精确称取4MgCO3?Mg(OH)2?5H2O: 3.886 g, SiO2: 4.806 g, CaCO3: 8.007 g, Eu2O3: 0.282 g, Nd2O3: 0.067 g, H3BO3: 0.768 g(助剂)五份;然后分别称取Dy2O3: 0 g, 0.099 g, 0.149 g, 0.298 g, 0.596 g加入以上五份试样中,按此配比将最终制备的样品记作1#、2#、3#、4#、5#, 其中1~5#样品中,Dy的原子百分比分别为:0%, 1%, 2%, 4%和8%。分别均匀混合压片后,置于刚玉坩埚中,再放入管式炉里。在氮氢混合气氛下烧结(其中H2含量为15%),烧结温度为1320 oC,烧结4 h,并自然降温。样品初期为块体,使用玛瑙研钵仔细研磨。研磨后,样品颗粒约200-300 μm。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X射线衍射分析   图l(a)为1~5#样品的XRD谱、MaterialsStudio Reflex模块模拟的Ca2MgSi2O7的XRD谱(6#)以及标准粉末衍射卡片信息(JCPDS: 83-1815, 7#)。与Ca2MgSi2O7的标准粉末衍射卡片对比可知(PDF卡片,JCPDS: 83-1815),1~5#样品的衍射谱与PDF卡片的三强峰峰位吻合得非常好,分别对应(201),(211)与(312)面(如图1(a)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