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药膳绪论要点
四、药膳的特点 1、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辩证论治 2、以传统的烹调艺术为手段 3、以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 五、药膳的应用原则 1、辩证论治 八纲辨证:表里、寒热、阴阳、虚实 (1)虚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2)实证:气滞;血瘀;痰饮、水湿;火热 2、根据人体体质选用药膳: 阳盛质、阴虚质、淤血质、痰湿质、气郁质 3、根据年龄选用药膳 少年重“养” 成年重“调” 老年重“补” 4、根据性别选用药膳 男主补肾,女主养肝 5、根据职业选用药膳 脑力劳动者多选择补益心、脾、肾 体力劳动者多选择补益脾、肾、肝 6、根据气候、地理选用药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顺应四时、顺应四方 六、药膳的分类 1、按药膳食品性状分类: (1)茶饮类:金银花露、凉茶 (2)汤菜类:芝麻兔、阳春肘子、八宝鸡汤、杜仲腰花 (3)酒类:劲酒、椰岛鹿龟酒、时珍家方酒 (4)粥饭类:山药桂圆粥、小米枣仁粥 (5)糕点类:五白糕、润肌美容糕 (6)其他类:薄荷糖、梨膏糖、龟苓膏 2、按制作方法分类: 炖、焖、煨、蒸、煮、熬、炒、熘、卤、烧、炸 3、按药膳作用分类: (1)保健益寿类: 药性平和、增进健康、抗衰老。 小儿八珍糕、银耳羹、乌鸡白凤汤、人参防风粥、虫草鸭。 (2)预防类: 对应气候变化,四季服食。 银耳莲子羹; 绿豆汤、马齿苋粥; 银耳百合粥,萝卜羊肉汤; 羊肉枸杞汤。 (3)康复类:扶正固本 参芪粥、 猪肚红枣羹、当归炖羊肉、沙参玉竹粥 (4)治疗类: 治疗和辅助治疗,最宜用于慢性病患者。 解表、泻下、清热、祛寒、熄风、补益、理气、消导化积、祛痰止咳类药膳。 七、药膳食材概述 1、四气:四性,寒、凉、温、热。 2、五味:辛、甘(淡)、酸、苦、咸(涩) 3、归经:食物对机体各部位的特殊作用。 肺虚咳喘,归肺经——百合、山药、银耳; 肾虚腰腿酸痛,归肾经——板栗、核桃、芝麻、山药、枸杞、杜仲。 4、药膳的禁忌 (1)用药配伍禁忌: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妊娠用药禁忌: 体内屏障,药物排泄 (3)食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蟹肉与柿子,皮蛋与黄瓜,菠萝蜜与蜂蜜 (4)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发汗药忌生冷 调理脾胃药忌油腻 消肿理气药忌豆类 止咳平喘药忌鱼腥 止泻药忌瓜果 药 膳 奚瑾磊 武汉科技大学药学系 一、定义 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 二、药膳源流 1、食药同源: 神农尝百草。 药膳起源于人类原始时代。 2、中国古代药膳相关典籍: (1)《诗经》:记载了一些药物,即 可药用又可食用; (2)《山海经》:收载药物126种,补药4种。 (3)《周礼?天官》:宫廷医生的分类, 包括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食医,通过调配膳食为天王的养生、保健服务。 (4)《黄帝内经》: “药以祛之,食以随之”。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食疗原则“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13首方剂,6首属于药膳方剂。 (5)东汉:《神农本草经》 (6)魏晋南北朝: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北魏?崔浩《食经》,梁?刘休《食方》 (7)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设“食治”专篇,收载药用食物154种,药膳食疗方117首。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孟诜《补养方》 张鼎《食疗本草》 昝殷《食医心镜》 南唐?陈士良《食性本草》。 (8)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陈直《养老奉亲书》 《圣济总录》 (9)元:吴瑞《日用本草》 忽思慧《饮膳正要》 (10)明、清: 李时珍《本草纲目》 卢和《食物本草》 高濂《遵生八笺》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曹慈山《老老恒言》 三、学习药膳知识的意义 (1)医学发展方向: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 (2)保健食品和食疗药膳的社会化和商品化 药膳食疗的意义: 患者早日康复,健康者得到保障,老年人更加长寿,青少年增强体质。 强健自身,关爱家人,服务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