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联考月考试题刘华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一5题,共21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豁达是一种坦荡,那心灵像一汪碧泉清澈见底,容不得半点污秽和虚伪,
是黑决不会说是白,是鹿决不会说是马;豁达是一种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生活处处充满竟争和拼搏,在豁达者面前永远没有失败。豁达不是妥协退让,而是大度宽容。
(1)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豁达是大度宽容。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清澈( ) 污秽( )
(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2.请选出填在下面语段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 )(2分)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在漫长的( )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
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 )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A.既 又 演变 变成 B.不仅 而且 演变 形成
C.不仅 而且 演化 变成 D.即使 还 演化 形成
3.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说说它的含义。(2分)
4.古诗(词)默写。(8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 ,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
(4)海内存知已,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句是 , 。
(6)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则》中所说“ , 。”
5.走近名著。(3分)
(1)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
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
(2)小说描写了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这部小说是 。
(3)《三国演义》讲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描写了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使司马懿退了兵。这个故事的名称叫做 。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第6-7题,共4分)
2012年2月28日,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在京举办,多位与会代表呼吁倡导雷锋精神回归,以激发全社会的共鸣。青少年学生始终是学雷锋活动的主体。为此,学校举行了“与雷锋精神同行”的主题教育活动。
6.请你为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我拟的宣传标语:
7.请分析下面材料反映出来的现象,并针对这种现象简要提出自己的建议。(2
分)
材料:“你知道雷锋是怎么牺牲的吗?”在进入“雷锋月”前夕,某大学学生记者团针对这一问题,在各大高校“90后”大学生中展开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竟有八成学生不知雷锋为何牺牲,对于雷锋牺牲的原因,同学们的答案更是千奇百怪:“被车撞死的”、“做人民公仆劳累而死”、“因病而死”,尽管学生大多没有答对,但他们还是为自己鸣不平,某大学生小张表示,这些题目很少出现在考题中,所以也没怎么关注。
现象:
建议: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8-24题,共45分)
(一) 如梦令 (4分)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8.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2分)
9.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0-16题。(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