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周利人在抗战初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亲周利人在抗战初期.doc

父亲周利人在抗战初期   父亲的河大求学岁月   勤工俭学求新知   河南大学创办于1912年,最初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址就设在开封清代贡院旧址。后来,在河南督军冯玉祥将军的支持下,扩建为中州大学,1930年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共五院,以教授新的科学知识为主。农学院有农艺系、园艺系、林学系、畜牧学系,并设农业试验场和农业推广部,在河南大学里算是一个门类相对齐全的学院。1935年8月,父亲周利人进入河南大学农学院学习。   校内新学风气很浓,师生来自四面八方,特别是一些从东北流亡过来的东北大学农学系的教授和学生,也在农学院讲课和学习,各种新旧思潮十分活跃。   父亲一踏进牌楼式的学校大门,便被这所中原地区有名的大学吸引住了。然而,父亲很快就感觉到校内各种思想的撞击。学校里经常有各种讨论会、读书会,还有许多学生自己编辑的刊物,如《时事研究》等。一天晚上,父亲参加了一个时势讨论会,一位年轻教师的讲演深深吸引了父亲。他向同学们讲述了许多在国民党报纸上看不到的东西。他叫马亚东,是中共河南大学地下党党员。   父亲从他的演讲中知道了红军的许多事情,开始了解了共产党的一些主张。早已对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失去信心的父亲,开始关注起共产党和红军的情况。   国家如此贫弱,政府如此腐败,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谁来拯救我们的民族?这些问题是当时那些同父亲一样的爱国青年经常关心和讨论的课题。但当时困扰父亲最大的问题,还是学费问题。父亲身上的钱只能维持一学期,筹不到以后的学费就只能退学。为了筹措下学期的学费,父亲决定勤工俭学,托人四处联系工作。第一学期还未结束,父亲已经囊中羞涩。这时恰好有个苏州中学的同学来信,说是无锡一家丝厂需要一名小职员,年初就要来上班,问父亲是否能来。父亲果断地决定去。12月底,不等第一个学期结束,父亲就去农学院办理了休学手续,和学校讲好,等筹到学费再来复学。   临走前,父亲找到马亚东老师,告诉他自己要暂时离开学校去做工,想借本关于共产党的书看。马亚东老师关心地问父亲为什么要休学去做工,父亲说:“父母种田很辛苦,我不能再靠他们省吃俭用供我上学。我在工厂找了个临时工作,要把学费挣出来,然后再来继续上学。”父亲的话让马亚东觉得这个青年学生很有志气。他拿出一本《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递给父亲。“这是毛泽东写的关于农民运动的文章,这里面有对中国农民的分析。你要随身藏好。”并深情地叮嘱父亲赚到学费后回学校上课。   1936年1月,父亲到无锡永泰丝厂做小职员,每月薪俸有12元。为了节省开支,父亲就住在厂里,在楼梯间铺了一张木板床。无锡的冬天还是很冷的,楼梯间里四面透风,寒气逼人。有时冻得睡不着,父亲就干脆起来,在车间跑步暖和身体。伙食虽然很简单,但能填饱肚子。小职员的工作,实际上就是给老板当助手,每天一早要打扫办公室、烧开水,上午去仓库发货,下午在车间检查,晚上有时还要加班做统计报表。   夜深人静时,父亲就悄悄地拿出马老师给的油印小册子细细阅读。毛泽东对中国农民和农村的与众不同的精辟分析,让父亲一下子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就这样一直做到8月,父亲辞了工作,拿着积攒下来的薪金,重新回到河南大学农学院继续学习。   认识到共产党是中国的希望   1936年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下课后,父亲去找马老师还书。跨进马老师宿舍,发现屋里已有几个同学在那里。马老师异常兴奋,他悄悄地告诉大家,红军三大主力突破蒋介石的重重包围和封锁,在甘肃胜利会师。大家对蒋介石政府置国土沦陷于不顾而一心热衷于打内战的行径十分气愤,同时也为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摆脱险境而高兴。这件事使得父亲对共产党和红军越发感兴趣。   “国民党和共产党谁能救中国?”这个萦绕在父亲心头的问题,使父亲想更多地了解共产党,了解共产党的思想和它的奋斗目标。“马亚东老师一定是共产党的人。”父亲心想。他问马老师:“共产党能救中国吗?”“能!”马亚东坚定地回答,他拿出一本《共产党宣言》的小册子给父亲。   父亲回来后,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拿出这本书,仔细地阅读起来。从那时起,父亲就暗自发誓,要做一个为解放天下劳苦大众而奋斗的共产党人。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河南大学的爱国学生们为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而纷纷叫好。父亲也参加了学生集会,要求“严惩卖国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共产党的推动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起初父亲对释放蒋介石感到不解,他问马亚东老师:“共产党为什么主张放了这个出卖东三省、一心打内战的蒋介石,还要拥护他当领袖?”马亚东老师望着神情困惑的父亲,认真地说:“是呀,蒋介石手上沾满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的鲜血,国共两党是不共戴天呀。但是,在国家存亡的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