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2节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范例.ppt

【世纪金榜】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2节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范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选A。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种间关 系、实验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定时灌溉,不驱 走大蚂蚁与驱走大蚂蚁相比,小蚂蚁出现率增加幅度 大;不灌溉,驱走大蚂蚁与不驱走大蚂蚁相比,小蚂 蚁出现率减少幅度小,可以得出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 数量增长和活动范围,故A项错误,C项正确。定时灌 溉,小蚂蚁出现率增加,不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减少, 可以得出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故D项正确;本题中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故B项正确。 2.(2016·青岛模拟)下图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λ和时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 C.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λ值的大小 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解析】选B。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A错误;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种内斗争变化趋势逐渐增强,B正确;λ值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等,C错误;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D错误。 【易错提醒】对“λ”的正确理解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种群增长率为λ-1,λ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1)λ1时,种群密度增大,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2)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3)λ1时,种群密度减小,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3.(2016·泉州模拟)研究人员调查1928~1977年某欧洲灰鹭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灰鹭种群数量应采用样方法 B.灰鹭种群1964年后呈“J”型增长 C.非寒冷年份灰鹭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波动 D.连续暖冬持续提升灰鹭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 【解析】选C。灰鹭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A错误;灰鹭种群1964年后呈“S”型增长,B错误;据图分析,非寒冷年份灰鹭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波动,C正确;连续暖冬之前,种群数量持续增大,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连续暖冬时,灰鹭的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出生率基本等于死亡率,说明出生率下降,D错误。 【延伸探究】 (1)影响非寒冷年份灰鹭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提示: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从60年后的寒冷年份开始到以后持续的暖冬,灰鹭种群变化是怎样的? 提示:衰退型→增长型→稳定型。 【加固训练】 1.(2015·太原模拟)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8 0.10 180 S5 38 0.25 150 S4 50 0.50 100 S3 38 0.75 50 S2 18 0.90 20 S1 种群的 增长量 (K-N)/K 种群大小 曲线上的点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 【解析】选C。因为S3点之后种群的增长量减少了,所以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3点之后,A错误。S3点种群数量为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防治蝗虫应严防种群数量达到K/2,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B错误、C正确。在培养液中培养酵母菌时,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营养物质消耗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此时代谢产物会大量积累,D错误。 2.(2015·黄石模拟)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2~6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B.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 C.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D.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选A。图中2~4年,1λ2,大山雀种群数量增加,为增长型,A错误;大山雀运动能力强,生活 范围广,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正确;2~4年1λ2,4~8年0λ1,8年以后λ=1,所以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C、D正确。 3.(2016·濮阳模拟)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0.03 1.20 2.91 3.69 2.83 1.52 0.66 增长 速率 第14 年 第12 年 第10 年 第8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