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做题技巧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做题技巧解析

* 高考语文,概言之,不过就是一道“死活题”而已。 一味追求“活”,其实必死无疑。 把握了“死”的门道,反倒会终能成活。 客观题,“死”而不僵; 主观题,半“死”半“活”; 作文,“死”而复“活”。 诗歌鉴赏 直问直答,先总后分; 联系词句,镶嵌术语。 (1)(4分)夜晚,秋风、汉关、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秋初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4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决心,显赫必胜的信心。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土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董斋诗话》)。 我们如果把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中间有着很大的跳跃……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的活动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1)(2分)“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6分)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河山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三万里河”指黄河,“五千仞岳”指华山。诗一开篇就劈空而来,气象森严。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但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怎能不使人感到无比愤慨?“东入海”的黄河,仿佛夹着愤怒之气,倾泻而来;“上摩天”的华山,昂然挺立,直刺苍穹。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结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上限。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盼,实际上是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但失望又终究不同于绝望。诗人为遗民号呼,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他不是临终还希望“王师北定中原”吗?于此可见,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 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 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 何须花烬繁。 注:大历二年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写下此诗。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歌首联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2)王夫之《姜斋诗话》评语:“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请结合全诗赏析“含蓄”的艺术特色。 (1)首联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农家柴扉紧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3分) (2)首联,冷漠的村落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颔联,一“自”一“非”,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颈联,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尾联,自我安慰中其实却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总之,诗人的衰老感,怀念故园的愁绪,诗中都没有正面表达,而是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5分。分项4分,结论1分) 现代文(文学类作品)阅读 四个意识和四个“尽量” ▲四个意识: 信息意识 主旨意识 题干意识 回扣意识 ▲五个“尽量”: 尽量利用原文关键词组织答案。 尽量看分答题,分点答题:观察分数设置,避免笼统作答。 尽量正面直陈。 尽量控制字数。 尽量感知命题意图和评卷规则。 作文 1.肯定是“开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