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目二 蔬菜偶发性和疑难性病虫害防治任务1 蔬菜偶发性和疑难性病害症状识别与防治任务2 蔬菜偶发性和疑难性害虫形态识别与防治任务1 蔬菜偶发性和疑难性病害症状识别与防治一、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二、黄瓜黑星病三、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一、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症状:被危害的植物叶片常出现黄斑、花叶,有的会产生绿色突起或凹凸斑,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1、简述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属国家三类检疫性病害,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省、印度、英国等欧洲和亚洲地区。主要寄主:为害西瓜、黄瓜等葫芦科植物。2、发生与危害最早于1932年在英国黄瓜上发现,当时称为黄瓜3和4号病毒(CV3、CV4)。1967年日本的德岛县发生,随后在枥木县、福井县、长崎、岛根县、熊本县、千叶县、高知县和九州等严重发生,至今一直成为日本西瓜、甜瓜生产中的严重问题。2、发生与危害韩国1989年发现,1995年严重发生,造成西瓜果的倒瓤,称为血果肉,严重影响西瓜产量、品质。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我国台湾均有发生并引起严重损失。2、发生与危害2005年我国辽宁省营口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黄大寨村严重发生面积300亩,绝收95亩,经济损失严重。2、发生与危害据统计,在我国辽宁省疫点的育苗棚发生面积150亩,已移栽定植的1800亩西瓜有疑似病株,发病率较高。2、发生与危害黄瓜绿斑驳病毒主要危害葫芦科植物,重点危害西瓜、黄瓜、南瓜、甜瓜、葫芦等瓜类作物。造成瓜内空洞成丝瓜瓣状,即坏瓤子,失去食用价值。2、发生与危害该病毒主要传播途径:种子、花粉、汁液、土壤、虫介体、病残体、灌水以及嫁接、整枝、摘心、授粉、摘瓜等农事操作传播,甚至病株与健株间自然摩擦也可传播。病毒在种子内可以存活8到18个月,病根埋在土壤14个月后仍可致病。目前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该病具有高致病性、传播速度快、难以防治等特点,一旦蔓延,将会对瓜类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损失。该病毒在我国首次发现。3、病原物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是正单链RNA病毒,病毒粒体为杆状,长为300nm,直径15nm,致死温度为80-90℃10分钟,稀释终点为10-6,体外保毒期为240天以上(20℃),是一种很稳定的病毒。3、病原物病毒的自然寄主:黄瓜(Cucumis sativus),甜瓜(C. melo),西瓜(Citrullus vulgaris),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等葫芦科植物。鉴别寄主 (Local lesions or Whole plants):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 (局部枯斑);黄瓜(Cucumis sativus)(系统花叶)。 4、田间调查塑料大棚和小拱棚栽培从4月中下旬,露地栽培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病。叶片出现不规则形淡绿色至黄色的退色斑点,呈花叶状,绿色部位突出表面,叶缘向上翻卷,叶片略微变细。为害严重时,呈黄绿色花叶症状,叶面凹凸不平,叶片明显硬化。重症植株整株黄变,易于分辨。4、田间调查果梗部常出现褐色坏死斑。果实表面的病斑不明显,有时果面长出不太明显的深绿色瘤疱。与健果相比,病果有弹性,拍击时,声音发钝。果皮与果肉之间出现油渍状深色病变,而种子周围形成暗紫红色油渍状空洞。果实中心纤维质呈深色,向果肉内部条状聚集,严重时,变色部位软化溶解,呈脱落状。在黄瓜上引起严重的班驳和畸形5、田间症状疱斑皱缩和叶畸形在黄瓜叶片上明脉浓绿斑驳在苋色藜上产生的坏死局斑在曼佗罗上的局部褪绿斑在黄瓜上引起严重的班驳和畸形6、 传播方式CGMMV的性质与烟草花叶病毒(TMV)十分相似,种子带毒,土壤传染的可能性也很大。另外,田间作业,容易造成接触侵染。接触到病株汁液的植株可在 7-12天发病。 种子病株汁液摩擦传播嫁接传播土壤中的病茬(病残体)传播曾有报道甲虫传播至今未见蚜虫传播的报道 二、黄瓜黑星病黄瓜黑星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严重危害黄瓜生产。近年来,随着我国保护地生产的发展,黄瓜黑星病在我国部分地区危害严重。(一)症状幼苗染病,真叶较子叶敏感,子叶上产生黄白色近圆形斑,发展后引致全叶干枯;嫩茎染病,初现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后变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卷须染病则变褐腐烂;生长点染病,经两二天烂掉形成秃桩;(一)症状叶片染病,初为污绿色近圆形斑点,穿孔后,孔的边缘不整齐略皱,且具黄晕;叶柄、瓜蔓被害,病部中间凹陷,形成疮痂状,表面生灰黑色霉层;瓜条染病,初流胶,渐扩大为暗绿色凹陷斑,表面长出灰黑色霉层,致病部呈疮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