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凤山隧道安全专项方案
新建地方铁路连界至乐山段
飞凤山隧道工程
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连乐铁路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目 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
1.2.1.岩溶 2
1.2.2.有害气体 2
1.2.3.隧道围岩分级 3
2.编制依据 3
3.施工计划 3
3.1.施工进度计划: 3
4.风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估 4
4.1.不良地质及特殊土隧道危险源及危害因素 4
4.2.风险分析 4
5. 隧道施工用电 5
5.1.隧道监控系统连锁控制 5
5.2.接地保护系统 6
5.3.设置捡漏继电器 7
5.4.防雷接地 7
5.5.备用电源 7
5.6.电器设备防爆性能的检查与设置 8
5.7.电缆的敷设 8
5.8. 使用安全电压 9
5.9. 洞内电气设备的设置 9
5.10.电工及用电人员要求 10
5.11.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1
5.1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2
6.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13
7.火工品管理 15
7.1.1.管理制度 15
7.1.2.火工品德购买、运输、储村、领取、销毁 16
7.1.3.火工品使用 21
7.1.4.爆破管理 22
7.1.5.爆破管理 22
7.1.6.火工品丢失管理办法 24
7.1.7.爆破施工 24
7.2.施工防火 25
7.2.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防火意识 25
7.2.2.严格执行隧道动火作业基本安全措施 26
7.2.3.严格执行瓦斯浓度等级作业制度 26
7.2.4.防止放炮火源 27
7.2.5.防止电气火源和静电火源 27
7.2.6.防止摩擦和撞击点火 28
7.2.7.防止明火点燃 28
7.2.8.防止其他火源. 28
7.2.9.消防措施 29
7.2.10.火情处理规定 30
8.其他注意事项 30
8.1.装渣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31
8.2.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33
8.3.隧道环境施工标准 34
9.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4
9.1浅埋、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措施 34
9.2.涌水地段施工技术措施 36
9.2.1.施工原则 36
9.2.2.涌水突泥的应急处理措施 36
9.3.防止围岩失稳和坍塌的施工技术措施 37
9.3.1.围岩塌方前兆 38
9.3.2.隧道塌方预防措施 39
9.3.3.隧道塌方后处理步骤 40
9.4.洞口段滑坡处理技术措施 44
9.5.岩溶地段施工技术措施 45
9.5.1. 岩溶地段施工方法 46
9.6.岩爆地段施工方法 50
9.6.1岩爆发生时应急措施 51
9.7.穿越瓦斯地层段施工技术措施 53
10.施工安全组织保障措施 62
10.1成立专项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63
10.2.编制专项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63
10.3.技术保障措施 65
11.逃生及救援 71
11.1应急救援体系 71
11.2.应急救援预案 71
11.3.救援体系建立 71
11.3.1.目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72
11.3.2.分部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72
11.3.3.救援准备 72
11.4应急救援施工原则 73
11.4.1.瓦斯隧道救援措施 75
11.4.2.隧道突水险情救援措施 75
11.4.3.隧道发生塌方救援措施 76
11.4.4.隧道发生火灾时救援措施 77
11.4.5.其他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77
12.事故调查与处理 78
12.1调查与总结 79
12.2.联合调查 79
12.3.事故处理施 79
飞凤山隧道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根据业主提供的《DK33+750飞凤山隧道设计图》,飞凤山隧道正洞全长3400m,进口里程DK32+050,出口里程DK35+450,中心里程DK33+750。隧道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境内,区属高丘地貌,最大埋深约98m,隧道段内发育两条断层。隧道除进、出口分别位于半径为1200m和1400m的右偏曲线外,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向坡度为-4.1‰和-4.7‰的单面下坡。隧道均为Ⅳ、V级围岩,其中:Ⅳ级围岩2960m,Ⅴ级围岩440m。
隧道设置施工辅助斜井1座,斜井设于DK33+900处线路左侧,采用无轨运输双车道断面,水平长320m。
1.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飞凤山隧道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境内,仁寿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4℃?,年平均降雨量1009.4毫米,年平均日照1196.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3天。
飞凤山隧道位于线路起点至仁寿县松峰场一带,为川中威远穹窿状山地北部边缘,是山地向丘陵的斜坡过渡区域,总体东南高、西北低。本区多为砂岩与泥、页岩互层,常形成台阶状的“方山”。山顶一般较平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