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积极回应:毛泽东接见斯诺 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斯诺参加国庆典礼,向美国传递愿意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 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 “小球推动大球”, 打开中美友好之门 官员交往: 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21日,北京机场,周恩来迎接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握手言和—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的轨道。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说一说: “我”所认识的周恩来? 谁能讲一个有关周恩来外交的故事? 周恩来总理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世人的爱戴和尊敬。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惧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必须独立,新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毛泽东选集》 根据材料分析: 新中国外交与近代中国外交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快速浏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1、50年代和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其意义? 3、万隆会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4、中国是在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上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 5、《上海公报》中美方是如何认识台湾问题的? 195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释疑解惑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初提出是为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得到了印度、缅甸等国的积极响应。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 义 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过程中,不论其国家强弱、民族的大小、社会制度的差异,都一视同仁。 ? 思考:1、万隆会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 2、万隆会议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 3、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1955年 印度尼西亚万隆 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参加国主要是一些亚非独立国家 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各国发展问题 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制度不同 意识形态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应如何理解? 睿智优雅、风度翩翩的周恩来总理成为万隆会议的明星。 印中友好协会会长森德位尔说:“要是世界上多几个周恩来那样的政治家,那么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