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现桃花林: 走进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似有若无,如真似幻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再寻桃花源: 景色绚丽,为发现桃花源设伏 环境优美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风俗淳朴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安居乐业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理想社会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 为再寻桃花源设伏 拓展延伸 请大家用三个词语概括文中的桃花源,可按照下面的句式来回答: “桃花源是一个 的世界,那是因为 !” 美 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 乐 平等和睦;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 奇 景物的奇特;人的奇特;踪迹的奇特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第一课时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1.作者链接。 资料助读 2.知识卡片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 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3.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正音或解释。 (1)正音。 豁( )然开朗 俨( )然 诣( )太守 垂髫( ) 刘子骥( ) 阡( )陌交通 便要( )还家 huò yǎn yì tiáo jì qiān yāo (2)通假字。 便要还家( ) “要”通“邀”,邀请 ①鲜美: 古义, 味好,香浓 色彩鲜艳美丽; 今义, 古义, 今义, ②交通: 为交错相通;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古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 ③妻子: 指妻子和儿女; 今义, 今义, 古义, ④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毫无出路的境地。 (3)古今异义 此处为“不用说”“更不用说”之意;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⑤无论: 古义, 今义, ⑥不足: 不值得; 不满不充分 古义, 今义, ⑦开朗: 古义, 今义, 开阔明朗; 性格乐观 (4)一词多义 便舍船,从口入 (放弃、舍弃,动词) 屋舍俨然 (房屋,名词) 乃大惊 (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 (竟) 乃悟前狼假寐 (才) ①乃 ②舍 处处志之 (作标记,动词) 寻向所志 (标记、记号,名词) 寻向所志 (寻找,动词) 未果,寻病终 (随即、不久,副词) ③寻 ④志 ⑤遂 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 (于是、就) (最终、终于) 2.结合课文注释翻译课文,老师重点点拨。 一(第1段)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林。(开端) 二(2、3段)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发展) 四(第5段)桃花源无人问津。 (尾声) 合作探究 1.初步感知课文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三(第4段)太守派人寻找桃花 源未果。(结局) 美丽的桃花源至今流传的成语: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2.语文积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备战策略】2016中考化学(鲁教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强化训练):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共57张PPT).ppt
- 【备战策略】2016中考化学(鲁教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强化训练):专题二 化学用语(共67张PPT).ppt
- 【备战策略】2016中考化学(鲁教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强化训练):专题三 气体的制取、净化与干燥(共73张PPT).ppt
- 【备战策略】2016中考化学(鲁教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强化训练):专题七 热点题型(共70张PPT).ppt
- 【备战策略】2016中考化学(鲁教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强化训练):专题五 物质的推断(共75张PPT).ppt
- 【备课参考】215-201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21.4 二次函数的应用(2课时).doc
- 【备课参考】215-201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21.5 反比例函数(2课时).doc
- 【备战策略】2016中考化学(鲁教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强化训练):专题四 物质的除杂、分离与鉴别(共87张PPT).ppt
- 【备课参考】215-201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22.1 比例线段(4课时).doc
- 【备课参考】215-201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课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