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与洲语言之双重关系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德格尔与洲语言之双重关系探究

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之双重关系探究 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之双重关系探究 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之双重关系探究 马? 琳/文 提要:本文旨在对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之双重关系的复杂性做出尽量公允并具有说服力的评估。大部分海德格尔的相关论述出现在德文文献中,几乎从未被研究。本文首次对有关资料进行合乎情理的论述。此外,本文揭示海德格尔与亚洲语言两度鲜为人知的相遇。一次是1960年,他询问梵文中对应于“存在”、“存在者”、“揭蔽”、“遗忘”等的哲学术语。另一次则是1958年他与日本学者久松真一在弗莱堡共同主持的“艺术与思想”论坛,其中他问及日文中关于“艺术”的词语。 关键词:本体论层面的阻隔;二元形而上学;全球化;梵文关于存在的词语; 芸道 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在海德格尔关于东西方对话问题的思考中,语言问题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略去了原稿中讨论海德格尔在1946年夏天与台湾学者萧师毅翻译《道德经》这件颇有争议的事情一节。为简略起见,本文注释中直接标出所参引的页码,而不使用第几页(至第几页)的格式。本文中所翻译的引文均为笔者所译。。在写于1955年的《关于存在的问题》一文中,他提及欧洲语言和东亚语言之间“可能展开对话的领域”,并认为,“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仅依靠自身而开启这个领域”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关于存在的问题》,载《海德格尔全集》(Gesamtausgabe) 第9卷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76, 385-426),第424页。以下简称《全集》。]本文注释中所出现的析出文献,第一个页数为析出文献在该文集中的总页数,第二个页数为所参引的具体页数。。在构思于1953至1954年间、发表于1959年的名篇《关于语言的对话——在一个探问者和一个日本人之间》中,他表达了这样的关切:他所描述的语言本质是否“也”能确切地传达东亚语言的本质,是否能有某种可以为东西方对话的开启而奠基的语言本质[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对话——在一个探问者和一个日本人之间》, 载《在通向语言的途中》(Unterwegs zur Sprache, Stuttgart: Günther Neske, 1959), 第85-156页。]。以下这段言论几乎从未被关注海德格尔与亚洲思想之关系的学者们所知:“有一个话题于我而言是不可避免的:言说与书写;有关东西方对话的本质性问题在涉及这一话题时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而广义上的意指和意象问题也能够(藉此)被带入敞开之中引自S艾塞林 (Samuel Ijsseling):《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言说与书写》,[载查多帕迪亚亚 (D.P.Chattopadhyaya) 及其他编,《现象学与印度哲学》(Phenomenology and Indian Philosophy, New Delhi: Indian Counci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1992, 318-331), 第318-319页。] 艾塞林是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院的退休荣誉教授,据他说,海德格尔的这封信收藏于某份匿名的私立档案中,他从一份拍卖目录上的文字节录中发现了所引的这段话。” 这段言论出现在海德格尔于1955年4月6日写给巴伐利亚美术学院主席E.普利多里斯 (Emil Pretorius) 的信中。在此之前,普利多里斯曾邀请海德格尔在名为“语言”的演讲系列中做过一次讲座。诸多文字和事例表明,海德格尔曾就涉及亚洲语言的相关问题做出严肃认真的思考,然而,纷繁复杂的思绪和关切交错于其言谈之中,犹如没有头绪的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一方面,他表示,亚洲语言丝毫不可了解,由于巨大的语言差距,他不可能真正地把亚洲思想纳入其哲学道路之中。另一方面,他探询日文、中文和梵文中与他思想中的一些“奠基词”(Grundwort)相呼应的词语;这些奠基词对于开启西方思想另一启始具有重要意义。诸如此类的征兆和迹象指向相反的似乎不可调和的有关海德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