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生态学2 基础生态学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李今 种群生态学 §1. 种群特征及种群动态 §2. 物种形成与变化 §3. 种内关系 §4. 种间关系 §1. 种群特征及种群动态 見种群生态学1 §2. 物种形成与进化 种群遗传学是种群生态学的一个重要范围。 种群中个体在理论上是可以随机配育的,因而必然表现出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的特征。 §2. 物种形成与进化 1. 物种的概念 2. 物种的遗传变异与选择 3. 物种形成 4. 生活史对策 1.物种的概念 物种 species 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 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8-1882) 现代观点 形态学特征 生态学特征 遗传学特征 进化特征 林奈物种观点 物种是形态相似个体组成,同种个体可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特点:形态 问题:物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外,物种是与其他物种存在着亲缘关系的。 达尔文观点 将亲缘关系密切的一群个体统称为物种 特点:物种的可变性 问题:物种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可以随意划分的。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不应过分强调而忽略不同物种间的明显的差异。 Mayr关于物种的定义 物种是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生殖单元隔离),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位置。 生物种在自然界是真实存在的,是由生物、生态学、行为等特征相互认同的一群形态相似的个体 遗传学特征:生殖隔离 形态学特征: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 生态学特征: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进化特征:生物的可变化、进化特征 2.物种的遗传变异与选择 2.1 一些基本概念 2.2.自然选择与遗传漂变 2.3.自然选择类型 2.1 一些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基因、基因库、等位基因、纯合、杂合、显形、隐性、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哈—温定律 这些概念是重要的,应该在遗传学中已经学习过了,所以此处从略 哈代—温伯格定律 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law 哈-温定律:在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选择、突变以及迁移的情况下,种群基因的相对频率保持恒定。 条件: 1.种群无限大;2.随机交配;3.无干扰因素(突变、选择、迁移、漂移等); 结论: 基因频率平衡(各代不变) 基因型频率不变 基因频率的改变 根据哈-温定律,显然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如下: ① 突变(略) ②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 种群大小的作用 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 瓶颈效应(bottle neck effect) ③ 自然选择 ④ 迁移活动 ⑤ 非随机交配 2.2. 自然选择与遗传漂变 2.2.1遗传漂变 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 瓶颈效应 迁移活动 非随机交配 2.2.2自然选择 渐变群 生态型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 概念:在小种群中,基因频率可因随机因素而变化(非选择作用)即遗传漂变。 种群大小:大种群随机交配遵循哈温定律 小种群: 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 瓶颈效应(bottle neck effect) 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 小种群可能与来源的大种群有不同的基因频率,这取决于最初形成种群时从大种群所携带出来的基因频率。 哺乳类由小部分爬行类脱离沼泽所进化形成一般认为是奠基者效应与地理隔离作用的结果。 瓶颈效应(bottle neck effect) 种群数量变化的低值期形成类似瓶颈的作用,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 种群的命运经过瓶颈作用之后可能有不同的表现 种群灭绝 种群复苏 自然选择 1 自然选择模型 3 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4 自然选择类型 5 渐变群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作用: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从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对基因频率作用的选择表现在2个方面: 能够生存的个体 能够 留下较多后代的个体 显然,对于小种群,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上(乃至物种形成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自然选择模型 1 适合度W:表示具有某种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与其生育能力之乘积。 2 模型: Nt+1=(pt2w11+2ptqtw12+qt2w22)Nt pt+1=((ptw11+ptw12)pt)/(pt2w11+2ptqtw12+qt2w22) 3 预测方法: 假设:纯合个体的A1A1适合度最高,A2A2适合度最低,杂合个体A1A2适合度居中; 预测方法 a 设:W11=2, W12=1.75, W22=1.5 设:初始种群=1000, A1基因初产生, p0=.0001, 则A2基因频率为q0=1-p0, W11=m11×l11, 即A1A1基因型个体的适合度; m11, l11为A1A1基因型个体的生育率和存活率; 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探询神奇的化学世界.ppt VIP
- 2025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长大》教案设计.docx VIP
- 实验室安全化学试剂与实验室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 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延迟退休政策深度解析.pptx VIP
- 桂13J603 住宅厨卫组合八字型变压式耐火排气道.docx VIP
- 2025年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docx VIP
- 《中国旅游文化》 课件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艺术文化.ppt VIP
- 《美国文学》教学课件Emily Dickinson (1830—1886).ppt VIP
- 规范《GB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