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族传统习俗信仰力与彝区环保.doc
彝族传统习俗信仰力与彝区环保
[摘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就彝族而言,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生态的习俗。这些习俗现从某些种角度看似乎是落后的“迷信”,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却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环保固然要引进新的机制和科学的方法,使之形成一种综合的文化软实力,在彝区的生态环保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彝族;传统习俗;彝区环保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4)01-0023-05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当人类告别人猿时代以后,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即人类如何适应环境爱护环境,从自然界中索取衣食、居住等方面的物质和能量,使自己能够世世代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于是,人们创造了与时相应的习俗文化,以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人类在和环境进行了漫长的抗争之后,极大的发展了自己,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更加认识到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于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一个民族的民俗,是他们世代创造、传承、享用的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成员,具有教化、规范、维系、调节和审美等功能。其中,调节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调节个人自身的心灵,三是调节人与自然的有关系。这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现在的生态环保角度看,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以特有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以特有的行为或舆论形式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①。
在世界上的很多民族都有洪水神话产生和流传。产生洪水神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有关洪水的原因反映了一种人文的观念。比如《圣经》中的洪水原因是上帝见人间世象无人道,以及没很好地接待他。在彝族中,各支系的洪水神话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其中有一个原因说人类开垦过度,使上天众神之主策耿苴②以漫天洪水惩罚人类。比如,流传于贵州彝区的洪水神话,就把人们的勤劳耕地与洪水因果加以联系,在生态环保的语境下解读,会得出超越过去的不同结论。现将这种神话摘录一段于下以飨读者:
在笃慕之世,笃慕一家人,一家三兄弟,个个都勤劳,个个都骁勇,上山会牧羊,下地勤耕种。
笃慕三弟兄,主业靠务农,所有可耕地,多已开挖尽;剩些边与角,石堆和岩缝,不比羊皮宽,窄得没法种。
后来有一天,弟兄三个人,去挖乱石堆,对那石旮旯,一锄挖下去,把条小青蛇,连泥刨将起,青蛇头和腰,挖伤脱了皮。这条青蛇呀,立即腾空去,负伤到天庭,去见策耿苴,状告三弟兄,哀哀求护庇。
策耿苴却说:“蛇要啥土地,你的领土么,地边角落里,随处可栖身,要地有何益?有比那人们,无地可不行。世人不耕地,无物供祖宗。人若不种棉,何以御寒冬?不把粮食种,受饥肚皮空。人人这样说,农耕古来重。”
青蛇没奈何,有苦无处;哭哭啼啼的,仍旧回原处;住进地角边,再难将面露。
又有一天呢,弟兄三笃慕,箐林也垦完,只剩猪鬃般,稀稀几棵树。正在这时呢,有一个老妖,长起蓝鬃毛,嗷嗷嗥叫着,到冬娄洪勺,去将天君找,向着策耿苴,也把状来告,状告笃慕家:“树木全砍倒,箐林都种完,我没在处了;天君呀天君,你是天地间,公正大长老,我到你脚前,特地来求告,求你发善心,给主持公道。”
策耿苴答道:“妖要地何用!妖的地方么,就是死者们,长埋的坟茔。你说没在处,没处不要紧。可是世人呀,地怎能不耕?若是不耕种,没有粮食哪,定会受饥馑。在生不种地,死了饿肚皮!从古到如今,都这样说哩。”
蓝鬃老雄妖,无法再诉苦,哭哭啼啼的,仍旧回原处,一到地头边,钻进了坟墓。
后来又一天,笃慕三弟兄,岩上和岩下,岩头全耕尽。剩点零碎地,小如衣和裙。于是两仙神,仙君喜乌吐,神臣丽默纳,他们两个呀,又向天君道:“我们的住处,山岩高又高,无奈如今呀,笃慕三弟兄,又挖又是刨,没处可在了。天君呀天君,你是天地间,公正大长老,你在天地间,心善人最好,所以我二人,特来向长者,诉苦和求告。”
策耿苴说道:“仙神哪用着,占甚么地方!你们原住在,靠山岩头上;要依我说嘛,就去岩洞里,洞里安身吧,横竖都一样。”
这两位仙神,没法把冤伸;也是哭着回,岩洞去安身。
后来呢后来,笃慕三弟兄,扛着水锄头,去到黑水边,水下也要耕。终于剩下了,发丝般几绺,再也种不成。
独眼木觉③呢,却又哭啼啼,也去见耿苴,哀哀将苦诉。独眼木觉说:“笃慕三弟兄,真是好样的,真算是一家,耕种的能手。要想赛过他,世上真没有。我那住处呢,被他三弟兄,翻个烂稀粑,再也不能住。天君呀善人,你是天地间,公正大长老,故尔上前来,向大人求告。我的好天君,靠你作主了!”
策耿苴答道:“自来这样讲,木觉无地方!世上人人知,谁也没撒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