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蒲松龄的文化心态.doc
蒲松龄的文化心态
摘要:蒲松龄一生潦倒,但依然对清代的政治、科举、社会等方面寄寓了深切的关怀。虽然他青年时代的理想和抱负没有机会去实现,但这并不影响他入世的热忱,他的诗词里多次写到适逢自然灾害,人民困顿不堪、无以为生的遭际,表达了对人民由衷的同情。另外,《聊斋志异》更多地写到狐鬼也不仅仅是作者刻意为之的艺术手段,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自身对狐鬼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可谓“兴趣使然”。
关键词:蒲松龄;现实关怀;狐鬼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对于蒲松龄人们更为关注的是他的小说《聊斋志异》,而实际上他的创作远远不止于此,蒲松龄有诸多诗词歌赋的创作,更为直接地表现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态度,这些作品尽管在艺术价值上不及他的小说,但却更能凸显其文化心态。
一、蒲松龄的现实关怀
蒲松龄出身于下层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蒲槃即是一个“器识超远,淹博经史”然“终困童子业” [1] (P2)的落魄书生。蒲松龄的命运和他的父亲惊人得相似,童年“经史皆过目辄了”, [1] (P6)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 [1] (P10)但之后却屡试不第,直到七十一岁才“贡于乡”, [1] (P56)并在这五年后怀抱着难以释怀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蒲松龄向往清明政治,青年时代同样有着“长河万里泻洄澜,箫鼓楼船碧汉间” [2] (P1575)的豪迈情怀。当朋友孙蕙问及他可仿古时何人时,他写下了“他日勋名上麟阁,风规雅似郭汾阳” [2] (P1581)的诗句,以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功封汾阳王的郭子仪自比,表达了自己愿为国家栋梁、辅佐君王的远大政治理想。但事与愿违,蒲松龄一生科举蹭蹬,始终没能实现他的抱负。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在好友孙蕙处做了三年幕宾外,长期在家乡过着贫困的塾师生活,正如《聊斋俚曲·闹馆》所言“君子受艰难,斯文不值钱;有人成书馆,便是救命仙”, [2] (P2415)这种落魄不堪的际遇与作者的满腹经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让他在苦难中逐渐清醒,认识到他所生活的清代社会是何等浑浊,进而在小说的创作中折射现实的阴霾。
科举没有能够真正履行擢拔人才的职责,蒲松龄也没能踏入仕途,实现他经天纬地的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蒲松龄就此会远离、逃避现实,相反,在“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 [2] (P1986)的凄凉境况下,他仍旧以自己的方式关注民生疾苦,并摒弃了清代社会幕宾助纣为虐的世风,规劝朋友正心为官,做到了幕宾能够做到的极致。对当时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时有探讨。蒲松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乡村度过的,虽不是像陶渊明那样身杂老农之间,“带月荷锄归”,亲自参加农事劳动,但对农民生活的确是亲见亲闻,因此,尽管他没有真正地走上殿堂,实现风云际会的理想,但掌握的却是时事的第一手资料,是明末清初社会状况在山东这一小乡村的真实投影。他在很长时间内生活困顿不堪,“终岁不知肉味,岁暮妄思馋嚼”, [2] (P1992)然而,他此时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家庭的拮据,土地的收成、乡间的百姓、涌入此地的难民都时时牵动着他的心。当旱灾降临时,他和广大农民一样愁眉不展,“百里童童野草枯,人饥牛马少青刍。于今半绝秋田望,再旱十辰豆也无”。[2] (P1835)
康熙十五年,淄川发生了蝗灾,蒲松龄顿足而叹,“蝗来蔽日影纵横,上下扰扰如雷轰。风骤雨急田中落,垂垂压禾禾欲倾”, [2] (P1707)蝗虫之多、来势之猛让作者焦虑不堪,为农民遭受的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忧心忡忡。康熙四十二年,雨灾又至,蒲松龄感叹:“当午青草燎洪炉,旱禾萎悴夜不苏。齐鲁千里百郡县,八十四邑莽为潴。高田苗瘠黄未死,酷阳收烬霪雨余”, [2] (P1822)时值酷暑正午,禾苗在毒日下晒得焦枯萎悴,本期待雨水能缓解旱情,无奈又霪雨连绵,草地变为水泊,旱灾洪灾接踵而至,如此天灾之下,民何以堪!当然,收成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诗人一家的生活,但是,在那样一个荒僻的乡村,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民胞物与的情怀的。顺治康熙年间虽然处于清王朝的上升时期,但对于整个封建社会来讲,已经是强弩之末。满清贵族不仅残酷镇压百姓,为了满足他们奢侈的享受又施加了沉重的赋税,在此民不堪命之际,蒲松龄毅然为农民写出了他们的心声,“稻粱易餐,征输最难、疮未全医,肉已尽剜。东家儿女卖吴越,邻妇夜夜哭霜月……欲卖园中枣,田宅贱如草;欲贷豪家钱,债券无署保”, [2] (P1633)官吏催逼租税,农民辛劳终年尚且衣食无着,卖儿卖女者比比皆是。《长相思》云:“风飕飕,雨飕飕,谷似搓残豆似揉,如同稼作仇。朝无休,夜无休,滴滴檐声不断头,声声点点愁。” [2] (P2011)作品再现了淫雨绵绵,庄稼被毁给农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蒲松龄与广大农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 VIP
- 2025商用车发动机气缸体铸件技术条件.docx VIP
- 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专家共识2025 .pdf
- 第二节病虫害预测预报教学教材.ppt VIP
- 电梯新检规施工自检报告-曳引客货-2024.doc
- 2025年高考英语(新高考Ⅱ卷)试卷评析及2026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冬令营)理论试题与实验试题及参考答案精品.pdf VIP
- 苹果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策略.pptx
- 中药饮片智能调剂与煎煮关键技术研究课件.pdf VIP
- 局部解剖学(山东联盟)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