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语法浅谈解读
文言文语法浅谈 作者:曾增杰 A、何以知之? B、未之有也。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弗之怠 A、其间旦暮闻何物? B、君何以知燕王? C、莫之或止 D、未之多见也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3、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4、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 A、其人家有好女子者,多持女逃亡。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 D、子何侍而往? E、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 F、甚矣,汝之不惠。 G、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意动用法的概念: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成以其小,劣之。 3、渔人甚异之。 4、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6、孟尝君客我。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2.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 3.表示动作行为方式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练习 1、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综合练习 词类活用特殊的是 A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褒禅山》) B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C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D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 1、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2、舍相如广成传舍。 3、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4、郑袖短屈平,(楚)王因左之(屈原)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 等。 意动用法的种类:(1)形容词的活用 (2)名词的活用 意动用法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粪土当年万户侯。 幕天席地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2、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 3、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陈涉世家》 4、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 5、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6、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论贵粟疏》 7、李牧连却之。 让… …活下去 让… …活命 使… …恼怒 引… …去见 叫(使)… …发出响声 使… …务 使… …退却 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 4、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 ——《甘薯疏序》 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觉得……奇特 认为……漂亮 看作……羞耻 以……为远 返回 认为……可耻 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8、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 《扁鹊仓公列传》 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