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初袁世凯对天津公共环境卫生的治理.doc
20世纪初袁世凯对天津公共环境卫生的治理
经过20世纪头两年八国联军临时政府对天津的殖民统治之后,1902年8月15日,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接收了天津城市的管理权。袁世凯接管天津以后,根据与八国联军临时政府都统衙门的约定,许多通行的制度章程、机构以及一些惯常做法被保留下来,包括在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一些制度措施和机构设置。这种做法使先进的西方文明在天津得以嫁接和延续,也缩短了天津自身近代化的进程。
一、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的延续
袁世凯接管天津以后,城市的公共环境卫生管理主要由卫生局官员及相关人员负责,巡警局协助卫生局的卫生巡捕和工程局有关人员,监督城市街道的清扫、沟渠的疏浚、公厕粪厂的设置、随地便溺和倾倒垃圾行为、饮食物的检验等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加强了警察对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权和管理权(《天津南北段四乡海河工程捐务探访各局现行规则》之第二编巡警服务规则)。
卫生局承袭原都统衙门时期卫生局的设置,而且原卫生局的职员也被延聘,法国军医、都统衙门时期的卫生局长梅尼(G. Mesny)被聘为顾问,卫生局医生由北洋医学堂的毕业生充任。卫生总局下辖三个卫生分局,并设有四处传染病患者收容所。翻阅甘厚慈编纂的《北洋公牍类纂》,我们发现,卫生局的宗旨是“清洁道路,养育穷黎,施治病症,防检疫疠”。后来, 卫生局又设立扫除科。这些与都统衙门时期的公共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大同小异,显然是受到了都统衙门的影响。
二、街道清洁及日常维护
在《天津卫生总局现行章程》中的“清洁办法”规定,居民每日须将自家门前并自家院落清扫干净,潮湿之处应洒白灰,厕所马桶要刷灰水消毒。不能在院内堆积垃圾,只能将垃圾倾倒在官方设立木牌的地方,倾倒时间冬季在早上8 点以前、晚上4 点以后, 夏季在早上7 点以前、晚上5 点以后。若在墙角巷隅发现秽物粪便,则惟附近居民是问。除了通衢大道以外,各小街僻巷、各处路口、贮水池、河沿等处不许大小便、倒便桶及倾倒灰渣秽物,违者拘罚。《扫除科章程》规定,将天津城厢分为8段,每段由育黎堂的贫民负责清扫,共320名,并设置卫生巡捕120名监督城市环境卫生,各段共派大小车辆30辆,大车负责装运通衢大道和住户倾倒到指定地点的秽土,小车负责收集运送小巷中的遗秽。对于夜晚或在小巷中泼水或遗留粪秽者由巡警与卫生巡捕稽查,严行禁止。为防止道路尘土飞扬,除了冬季结冰季节,每日洒水两次,由工程局负责。此外,还对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主要干道两侧全部种上了树木,并对之经常进行维护。巡警对树木有保护的责任,若有洋车筐担靠近树木,或有人在树干上拴系骡马,或有小孩攀折树木,或有在树旁倾倒秽水者,巡警必须制止。这些具体而微的规定,规范了人们的日常行为,对数千年来不知“卫生”为何物的国人无疑具有很大的触动。
三、官厕粪厂的管理与粪便的处理
鉴于以前中国没有公共厕所,承续都统衙门的做法,官府继续在城厢内外适合的地方修建公厕,使行人有地方便溺,不至随处污秽。“官厕办法”规定:厕所以砖墙围挡,以铅顶作盖,厕所内尿沟、粪坑均以水泥修造。官厕租给粪户,酌量收租,所出之粪归租户售卖,所收租金用于起盖新的官厕及维修。各租户要随时打扫厕所,每日早晚无人之时要用净水将厕所沟渠冲洗干净,由卫生局派人铺洒药灰,固体物要每日及时运到土墙以外的粪厂,不得在厕所外随意晾晒,运粪车辆要加盖,以免熏蒸。粪厂应距民宅2里之外。公厕对城市而言,是一个崭新的事物,经过都统衙门两年的强制推行,已卓见成效,到袁世凯统治时期,继续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人们的日常出恭行为,对于流动人口日增、商业日益繁荣的城市来说,无疑是城市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四、对工商业经营中的污染防治
工商业的繁荣,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传统时期,工商业经营中产生的臭气污染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公共卫生”观念的浸润,尤其是专职的卫生管理部门的出现,工商业经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天津商会档案资料中,我们发现,在1906年初,天津颜料行永信号、义盛和等因为“熬煮桐油,气味熏蒸,与卫生无益”,被卫生总局责令移往远离城里人口聚集的围墙以外,选择一处荒僻无人之处,共建熬油厂一所。首先,众颜料行提出了夜间熬煮的方案,被卫生总局否决,卫生总局认为,熬油产生的气味,最易导致肺部疾病,“无论何时,均碍卫生”,并指明“本局责在卫生,则凡有碍卫生者,尤不得不悉力祛除”。几经交涉,颜料行又提出,在熬油处所起盖罩棚,安设数丈高的烟筒,使油烟放至空中,随风飘散。此议又被卫生总局否决,卫生总局认为,安设烟筒以后,油气在空中旋绕,最后还会落到地面。而城厢内外,人烟稠密,炭气最多,空气已觉不足,此种炭气无上升之理,又哪能随风飘散呢?而且若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