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服饰色彩语言的符号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傣族服饰色彩语言的符号价值.doc

傣族服饰色彩语言的符号价值   [摘要]傣族服饰的色彩是一种可以传递信息的符号,具有表明归属与扮演角色的社会价值、代表图腾与驱邪祈佑的心理价值、崇拜自然与表现审美的视觉价值,是规范社会、满足心理、美化视觉的语言。   [关键词]傣族服饰;色彩语言;符号价值   色彩本身并无善恶贵贱之分,经过民族意识的投射之后,便被赋予了某种意义,成为一种语言,成为一种符号,具有了鲜明的社会文化价值。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色彩表达最直接和最广泛的媒介。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南部和西部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属壮侗语族,因其生活在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一系列色彩迥然的服装服饰风格。与现代服饰中运用的流行色不同,傣族服饰多运用高纯度色彩进行对比、搭配,如以黑色为基调搭配五彩色、黑白对比、红绿搭配等,这些都是经过民族意识加工,作为一种民族风俗习惯表现出来的,是历史文化、社会需要与心理需求共同积淀的结果,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云南民族服饰独特且重要的一支,傣族服饰的色彩是具有丰富内涵的视觉语言,是一种能够传递信息的符号。这种符号具有表明归属与扮演角色、代表图腾与驱邪祈佑、崇拜自然与表现审美的价值,它不仅是傣族人民的徽记,更规范了傣族人民的社会秩序,强化了傣族人民的集体意识。   一、表明归属与扮演角色的社会价值   色彩语言是人类社会中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色彩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色彩作为语言可感知的表层结构或物质外壳,是色彩语言的形式,语言作为色彩蕴含的深层结构或意义内核是色彩语言的内容,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就构成了符号。傣族服饰的色彩语言产生于社会,是在社会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召唤下应运而生的,并伴随各种社会需要沉浮兴衰。傣族服饰色彩语言的意义也只有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才能形成。同时,傣族服饰的色彩语言又作用于社会,具有规范社会、满足心理、美化视觉的符号价值。   在社会交往领域,傣族服饰的色彩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符号,具有表明个体的族群支系、社会地位以及婚姻状况的价值。这种服饰色彩符号的传递,对于维持傣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乃至婚姻习俗,进而强化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表明族群支系   在傣族聚集区,一定的色彩或色彩组合与一定的服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表明个体属于哪个族群支系。古代早有以“白衣”、“白夷”等称的傣族先民,如今的白傣、黑傣、花腰傣等都是以服饰色彩表明不同支系的,其下又细分多个小支系。如居住于红河流域的花腰傣又有多个支系,其中傣雅人服饰以黑色为基调,头饰选用红条花布,腰问、裙边绣有五色花边,以黑色长方形布套裹腿,脚穿黑色或红色带绊布鞋;傣洒服饰则以绿色为主体色,在袖口、衣摆等边缘处选用红、绿、紫、黄等绸缎拼接缝制,下穿黑色筒裙,以白色或彩色布套裹腿,仅穿红色布鞋。在德宏傣族地区,穿着蓝衣黑裙的是“傣欢”,着白衣黑裙的是“傣放”,而着浅衣花裙的是“傣卯”等。   2 表明社会地位   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里,傣族服饰的色彩直接反映着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尊卑,其中,多以金银色、五彩色系表明贵族身份。   五代十国时期的西双版纳傣族,以金银色服饰代表不同等级。贵族称为“孟”,孟服专用绸缎,其女子筒裙可织三道以上的金色环圈,绣金色龙凤;次为“翁”,专用细布,其女性筒裙可织一至两道的银色环圈,绣银色星纹图案;其他等级用粗布,女性筒裙只可织一道彩圈。唐代的德宏傣族,妇女“贵者以锦绣为筒裙”,明代“贵者以金花金螺饰之”;近代,贵族妇女在庆典上凤冠霞披,粉红绸衣,套红绸袖套,黑缎滚边,金线绣花,裙以红、黄、绿等色绸缎缝制,边绣金花,鞋以红、青缎绣制,这些服饰色彩的繁华,都表明了个体的权势和地位。而贵族服饰的代表,当属有“贵族服装”之称的花腰傣服饰。花腰傣是生活在玉溪市境内的元江、东峨、新平、戛洒的一个傣族支系,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两山出土的文物、民间传说以及现存的民族生活形态,综合来看,元江、新平的花腰傣是古滇国主体民族越人的后裔,具有皇室血统。其人数不多,但与同样生活在热坝、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傣族人的服饰相比,花腰傣服饰色彩华美艳丽:绸缎为料,刺绣精美,五彩锦带束腰,银泡琳琅满目。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贵族身份和等级制度早已淡出历史,但具有古滇国遗风的花腰傣服饰却传承了下来,只是如此华美的服饰不适宜劳作,如今成为了祭祀、节日活动的盛装。   3 表明婚姻状况   傣族服饰的色彩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下也有着很多规矩和变化,服饰根据不同的人群,依据多彩与活泼、单一与庄重等视觉效果,规范人们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色彩搭配还用来表明不同的年龄及婚姻状况。例如:德宏傣族妇女一生可分为四个年龄段:13岁以下,着白衫黑裤,绿腰带;15岁左右,着白衫黑裤,加黑底绣花围腰和腰带;已婚中青年妇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