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美而在与诗意追寻.doc
向美而在与诗意追寻
【摘 要】人是向美而在的,即在本质上具有审美属性。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纷扰的世俗劳绩,人应探寻世界中的美,使处于遮蔽状态的美显现,进行审美维度上的生活,实现人的自我和谐,提升人生境界。
【关键词】人;审美;生存
人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总是有着深远的追求,其中包括生命精神作为激情、热情的彰显,这种推动人发展的本质力量的彰显过程,正表明了人在其本质上具有审美的属性。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功利追求和人的本质的丧失,人们往往忽视了自身作为“审美人”的存在维度。然而,人不应就此沉沦,人的生活本该追求更高的境界。人应正视现实中的功利与苦痛,保持并彰显自身的审美属性,在生命与美的合一中创造自我人生。
一、向美而在:人在本质上具有审美的属性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有两种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康德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生活的意义,更是指向其自身的审美。
人作为主体性存在,必然对生活有高境界追求,因为人的生存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发展,发展则是为了使自身更加完善。人在其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总是渴望以不同的方式释放和展现自己的生命活力,而这种生命活力与理想、自由、愉悦、和谐相伴,因此,人的生活也是充满着美,人的存在是向美而在的,正如高尔基的一句名言:“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人在其本质上,具有着审美的属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颇得其中之韵味,我们所熟知的《庄子·秋水》中“游于濠梁”的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他超越了普通认知的局限,以诗意的心灵会通万物,以从容的心态感受到游鱼的快乐、流水的快乐、云影的快乐、鸣鸟的快乐。这正是人性中诗意、审美的属性之显现。
人在生存本质上具有审美属性,也就意味着人不会满足于当前现存的生活样态。人的向美而在,也就是人出于自己的天性,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景,有提高自己生存质量同精神境界的渴望和能力。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从西方的“理想国”、“乌托邦”,到中国的“小国寡民”、“天下大同”,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无一不闪现着诗意的、审美的光辉。进而,也可以看出,正是出于人本质上的审美属性,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推动科技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以至全人类通过努力达到发展,以达到建立充满诗意美好而和谐的社会之最终目标。因此,人生实实在在的与美相联系。审美是人性中的充满情趣和意蕴的斑斓色彩。
向美而在,为美而生活,追求美的生活,即是为人之生活,人之为人的真实存在。正如尼采所说:“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
二、劳绩造成美的缺失:“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人在其本质上具有审美性,但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审美性能否显现总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人在生存和发展路径上,总是期望收获更多、更好,但在此过程中,则容易局限于眼前狭小的“营营苟苟”,终日沉溺于理性算计之中,殚精竭虑,心灵充满暮气,灵魂布满尘埃,迷失于功利的深渊。此时的人们正如雕塑家罗丹所说:“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故心灵得不到宇宙天地万物的滋养,人缺少生命的情趣,意志消沉,灵魂也会深陷迷茫与不安之中。
马克思说:“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在物质功利思想的引导下,人在现实境遇中被异化,逐渐丧失自我,在不断的计较中,整个社会萦绕着焦虑的气息,一幕幕物质化带来的不幸正在发生。显然,当人们尽全力诠释自己“物质人”、“经济人”的身份时,必然无暇顾及自己作为“审美人”的存在。现代人在红尘滚滚、铜臭熏熏红忙忙碌碌、步履匆匆,却也正是在逐渐丧失自我,丢失了最应珍惜的审美情趣。再也无心去感受鱼之乐,无暇去品味“里仁为美”的圣人教诲,更不懂“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内审美境界。人在现实中,作为这种异化存在,自然也丢失了对美丽的自我人生之审美追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美景在人的心底仿佛是始终缺失的。
但是,众所周知,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著作中应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说:“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致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为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综合技能(第2版)PPT课件 基本护理技术-注射技术.pptx
- 高中数学:习题2:幂函数.doc
-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常用版).doc VIP
- 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全八册】知识点总结 .pdf VIP
- LY_T 3314-2022 皂荚培育技术规程.docx
-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规程 .doc VIP
- 2025H1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pdf VIP
-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1版.pdf VIP
- 神经重症患者感染诊治_美国临床神经医学手册(2017-2018)与中国专家共识(2017)的对比与解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