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玺文字释读零札.doc
古玺文字释读零札
[作者简介] 刘杰(1981―),男,湖南新田人,湖南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古文字学,兼及汉语史.
[摘要] 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几方战国古玺中的文字释读提出新见:释古玺中的“ ”(《玺汇》3537)为“笑”;将三晋文字中用作姓氏的“”字读作“潞”;并认为“司空容”玺不属三晋,其时代上限不会早于秦代。
[关键词] 笑;潞;司空;司工
[中图分类号] H1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6―0099―03
一释“笑”
《玺汇》著录下揭燕玺:
3537文中只注著录号者皆出自《古玺汇编》(罗福颐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
右侧姓氏字原书未释,何琳仪先生释为“?”[1](P825);萧毅先生则释为“犬”[2](P66)。
按,《说文?犬部》:“犬,狗之有县?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在古文字中,犬字单用和作为构字部件较为常见,甲骨文中“犬”字多作如下形:
A 合1045 合15092 合5668
B 合32674 合32985 合27900
结构上皆为狗之侧面象形,头部张口竖耳,其中口部下颌与竖耳多一笔斜出。此外,A组字形以瘦腹及长尾拳曲为特征;B组字形相较简省,且渐出足趾之形。金文中的犬字多与上引甲骨文中的B组字形相承续,例如:
员鼎 (犹字所从)害夫钟
(献字所从)伯真? (献字所从)多友鼎
最末的 字形,表示前腿的笔画斜下,将狗的头部与身体区分开来,身体与后腿以曲笔肖形,富有动感,是金文犬字中较有特色的写法。
战国文字中的犬字,在上述甲骨文、金文字形的基础上自有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
燕系文字的犬字,字形头部与甲骨文相同,其中表示口部下颌的笔划往往右下,与表示竖耳的部分一笔带出,此外,拳爪竖尾也是较明显的象形特征。玺文 字下部所从与上引燕系犬旁正同,但其上端仍有笔划,与犬字有别。
生字,甲骨文中作、 等形,从屮、从一,象草木生出地上之形。金文多在竖笔上加一圆点作 ,圆点又或演变成横画作。战国文字承袭两周金文,其中燕系文字除个别字形竖笔中间的圆点发展为横画外,多保留圆点,例如:
3947 3954
1337(姓字所从) 4103(姓字所从)
玺文 字上端与以上生字字形比较,明显少一圆点或笔画,释“?”不确。
当隶作“”。“屮”字《说文》谓“古文或以为艹字”,古文字中从“艹”从“屮”往往无别,如芬字《说文》篆文作 ,从屮分声,或体作 ,从艹分声;?字侯马盟书作 ,从屮;苍字《汗简》从艹作 ,《古文四声韵》唐部引《籀韵》作 ,从屮;茸字古玺作(3208),皆可为证。故“”即“ ”。
即今之笑字。楚帛书有字作 ,曾宪通先生曾释为“笑”,并指出:“笑在先秦至两汉有 、笑两种写法……唐以后则为从竹从夭之笑所专。”[3](P53-54)新出楚简材料中笑字多从艹从犬作[4](P279)。如《老子》四十一章:“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郭店楚简本“笑”作“ ”[5](P118);今本《周易》:“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上博楚简本“笑”作“ ”[6](P194),皆可为证。
另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人员在内蒙古敖汉旗四道湾子燕国“狗泽都”遗址一带征集到一方铜印[7](P377-378,381):
整理者未释玺文,何琳仪先生释为“?言”[1](P825);《战国文字编》[8](P664)和《燕文字编》[9](P157)则将右侧文字归入“犬”字头下。由上文可知,此玺当释为“笑言”。
笑字用作姓氏,历代姓书皆无载。今人傅永和先生编著的《姓氏典故》则收有“笑”姓,谓:“见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普查数据有笑姓。”[10](P133)新近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也据此收录笑姓,并指出:“山东济南,河北黄骅、安新、隆化,河南灵宝、郏县,甘肃永登,内蒙古,北京,安徽淮南,台湾高雄,江苏泰兴,上海,山西大同、临汾、夏县等地均有此姓。”[11](P906)今由古玺可知笑姓在战国时期早已有之,从目前的材料看,“笑”姓在战国文字中仅见于燕系文字,其来源或与地名有关,有待考证。
二、“”的释读
古玺文中有“”字,见于《玺汇》2640-2643,例如:
以上诸玺皆为私玺,从辞例判断,“”字当用作姓氏。另“”字还见于韩国兵器“九年郑令矛”:
九年郑令向?,司寇商,武?工??章,冶犭耳。集成18.11551
也作姓氏用。“”字用作姓氏,历代姓书皆无载,何琳仪先生读为“露”[1](P486-487),以为姜姓之后,见《史记?三皇纪》。《古文字谱系疏证》从之[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