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35?? 二战的德军钢盔共有4个型号,分别为M35,M40,M42和伞兵盔。二战时期的德军钢盔和一战时期的德军钢盔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二战的德军钢盔是在一战的M16,M17,M18三种钢盔上发展而来。? ?? 在1935年,德国的M35定型。该头盔是为了满足德军的需要,来替代仍在试用的一战时期的钢盔。M35在基本的东西上和一战时的M17很象,但是M35比M17更轻,功能也更强。另外M35采用了新的LINER(内盔)来减少佩戴时头部的疲?劳。事实证明,M35新的内盔比一战时的头盔佩戴更舒适。?? M35在1935年开始生产,当时德国陆军和空军满怀热情的希望可以马上装备,可是结果却令他们失望,他们并没有?拿到第一批出厂的M35,直到1936年,德国陆军和空军才开始正式装备。德军没有在第一时间装备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德国接到了大批的M35的出口订单,在1936年以前生产的M35进行都出口到了中国个西班牙。?? M35可以通过观察钢盔的外沿来判断是否为M35。另外,M35的形状和M40,M42比较,更接近卵形。这个差别很细微?,如果不是把M35和M40,M42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很难会发现。?? M35里外都有喷漆,盔的两侧有陆军,空军或党卫军的标志(有些M35只有一侧有标志)。很多M35是绿色的(粗燥的外表面),而且多数的M35上的漆,看起来会比M40和M42上的显的暗。?? 很多M35在现在被重新油漆过,所以上边的德军标记已经看不到了。? M35M40? ?M40和M35很想,特别是它的盔沿和M35几乎一样,所以很多人都会把M35和M40搞混。其实辨别M35和M40很简单,只?要看两者的通风孔就知道了.?为了降低成本,M40取消了M35另外安装通风孔的做法,而是直接在盔的两侧打了两个通风孔。这个简化步骤加快了头盔在战争期间的生产速度,但是必须采用新的模子。由于采用了新的模子,M40比M35要圆。? ? ?M40的油漆有两种,一种是外表和内盔都是无光的平滑漆(细微颗粒)。另外一种是内盔是平滑漆,而外盔表面是粗?糙的大颗粒漆。除了党卫军的M40以外,所有的M40只有在外盔的一侧有标记。另外一侧没有。M42? ?M42是整个二战中最常见的钢盔,这是因为M42较长的生产时间(1942-1945),而且在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M42还被继续使用。而M35,M40是在早期的二战中使用,因此所剩不多,反?而在今天M42比较容易找到。? M42和M40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外盔的边缘--M42的外盔没有滚边。?很多人都会奇怪,为什么生产的钢盔的外沿是尖的,答案很简单,在战争时间,为了缩短生产时间和降低成本,工厂将钢盔外沿窝边的这道程序省略了。? ?另外,多数的M42的外盔都没有标记,少量在1943年以前生产的,在头盔的一面有陆军,空军,或SS的标记。另外?一侧没有标记。? M42的油漆为深绿色或沙色(沙子的颜色),选择这两种颜色主要是为了增强隐蔽力。内盔结构德国钢盔的早期发展? ?二战德国钢盔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德国军队使用的皮革制锥顶式钢盔。说起来非常可笑的是,虽然是出于对一战时堑壕战中士兵的巨大伤亡,德国首先开始了对于新型钢盔的改进和测试工作,但后来他们却成为了战场上最后投入使用的国家。事实上,最早期的锥顶式头盔在战壕的恶劣环境中非常不适合作战,而且生产成本高昂,根本不能为战斗中的士兵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鉴于士兵在战壕中站立时头部最容易暴露在敌人的狙击手和炮弹碎片的杀伤范围之内,再加上大量部队士兵的头部创伤记录,德国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煤斗”造型作为头盔设计的蓝图。这个造型最早还是起源于在16世纪便广受欢迎的头盔样式,其能够对头部和脖子起到最佳的防护效果。1916年2月,设计定型的钢盔被少量发放,并迅速在几个月内在德军中换发完毕,因而最终将其命名为M1916型钢盔。? ?后来,德国人又对M1916型钢盔进行了一些简化设计,取消了头盔两侧的金属接头,还加深了两侧的边缘弧度,这就是后来定型的M1917型和M1918型钢盔。在一战结束后的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军利用老式的一战钢盔改制出了一批造型独特的M1918“剪耳”型钢盔。M1918型“剪耳”型钢盔独特之处在于它在沿着钢盔两侧的外沿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弧度翘起,尺寸较大且便于耳朵的聆听。其实该型头盔早在1918年8月便已定型,但德国当时很快便投降了,因此产量极少而没有大量发放部队。? M35型钢盔的定型和使用?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执政,掌管了党政军大权并施行独裁统治,还逐渐摆脱了《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开始扩军备战。由于当时缺乏军事装备,德国陆军最初使用的都是老式的一战时留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