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盘龙城.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代盘龙城.doc

商代盘龙城   3500年前,今天的武汉市汉口城区是一片水乡泽国,在汉口北郊的傍水岗地上,有一座盘龙城。商代盘龙城遗址被发现后,先后被确定为湖北省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04年列入国家“十一五”第一批36处《重要大遗址规划和保护项目纲要》。2007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目前,盘龙城遗址公园的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   1954年,武汉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抗洪抢险时在府河(损水下游)北岸取土筑堤,风雨中挖去了盘龙城遗址东、西、北面土城墙,仅留下南面残垣。此前,当地村民在田地耕作或湖滩渔猎时,屡见青铜器出土。根据防汛中提供的线索,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汛期后派员踏勘采样并组织会商,认为发现的是古遗址,初步断定为新石器晚期或商代早期古城。   1963年,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省考古所、武汉市博物馆等单位或单独或联合组队,正式展开了对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确定这是一座距今约3500年的古城遗址。   通过对盘龙城1号和2号宫殿基址的发掘,揭露出我国至今所知最早的前朝后寝格局的建筑遗迹,同时探明了与郑州商城夯土板筑技术基本相同的城垣范围,发现了城外壕沟、手工作坊、灰坑、贵族墓地与平民墓穴等重要遗迹,以及古城四周矮丘和湖汊相间的湖嘴地上分布的十余个商代遗址和墓地,出土了可移动文物2000余件,包括青铜器400余件、玉器100余件、石器200余件、陶器1500余件以及铸铜陶埚、骨器、人类和动物骨骼等。其中,青铜大圆鼎、大铜钺、提梁卣、大玉戈等十多件文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现已探知宫城东北部有宫殿基址3处(3号或为庑殿),宫城近方形,南北约290米,东西约260米,四面城垣的中部各设一个城门,两相对城门的直线距离约为290米;城外壕沟宽10余米,深数米,已证实有城南、城北、西北、东南等多处;还发现有一条从南侧通向东门的石铺路。从而确立了盘龙城遗址作为迄今可确认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存的重要学术地位,以及盘龙城在中国商史和商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位置。   通过以盘龙城城址的地层叠压关系为主干,结合城外诸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建立了可靠的文化分期框架,使盘龙城一至七期的演变序列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上限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下限至殷墟文化一期;城址兴建于商代二里岗期,废弃于殷墟一期,兴衰历时300年左右。经对考古地层采集的木炭标本作碳十四年代测定,富城城垣营筑及使用的日历年代,约为公元前1390年或稍早,在盘龙城四期偏晚。宫殿基址也始建于盘龙城四期偏晚,使用年代兴盛于五、六期,到七期城址已沦为废墟。城壕挖筑与城垣始建年代接近,约在公元前1380年。1950年发现的郑州二里岗商城系帝京王都,年代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从而确认盘龙城为二里岗期古城,是迄今发现的长江流域最早出现的商代遗址,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现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青铜时代早期城址。   通过对盘龙城遗存分布范围的全面探查,深化了对遗址的总体面貌以及中心区结构、布局的认识。盘龙城遗址经多次勘探发掘,正式出版了1963年~1994年考古报告。1998年,湖北省开展了首次规模较大的高科技田野地质物探考古,在盘龙城遗址发现一处码头坝址。该坝址沿盘龙湖畔杨家嘴环湖山坡分布,长约140米,宽近30米。中国地质大学物探考古队运用现代磁法勘探原理分析后推断,为商代码头坝址。物探报告作定性分析时称: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地处南北交通要冲,由此经府河(古汉水下游故道)、滠水、损水,穿随枣走廊进南阳,便可到达中原商朝首府;过汉水,至汉中,北方船只亦可经此,抵长江中下游交界的富矿地区。实用码头在此兴建,表明当时我国南北转运、货场、客栈等物贸,已具相当规模。   公元前16世纪,商汤伐灭夏桀建立商朝。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才稳定下来,商朝因此又称殷朝或殷商。商王朝的国之大事是祭祀和战争,青铜器是祭祀和政治的需要,也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商朝强盛之时,势力东至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抵长江流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把四周分封和统治的区域称为四土。盘龙城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矿产丰富的鄂东南大冶铜绿山和阳新铜铅矿隔江相望,沿江水路至赣北瑞昌铜岭及皖南铜陵等富矿地,极便获取制造青铜器的原料。盘龙城因此成为商王朝向南发展,控制与获取南方资源的基地或方国都邑。发掘显示本地遗址在夏朝就已存在,盘龙城的商代文化遗存,是“南土”社会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是中原大一统局面推进到长江流域武汉地区的表现。盘龙城遗址的文化性质,从总体上看,是以一支南下的中原商文化为主体,融合本地域石家河文化,吸收了江南印纹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个商文化边缘地区的新类型,即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