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访摩梭女儿国.doc
探访摩梭女儿国
因实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家谱整理与研究”课题的需要,我们于2012年11月15日至23日,前往云南搜集有关资料。
到达摩梭人的居住地宁蒗县永宁乡后,我们住在“女儿国大酒店”。接待我们的县图书馆杨馆长出生在永宁乡,他对家乡的环境非常熟悉。
他介绍这里主要是摩梭人,约有18000人,也有纳西族、彝族、白族、普米族等居住在这里,但人数不多。摩梭人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生活习惯,延续的是母系社会的习俗,由老祖母掌权,传女不传男。婚姻实行走婚制:男子晚上到自己的阿注家里居住,清晨即离开女方回到自己家里;子女由女方抚养,姓氏随母亲,当然父亲也要尽些责任,如送些钱物等,多少不论,女方并无苛求;婚姻无书面的契约关系,年轻男女走婚,可能关系不固定,但日子一长,一般都有固定的走婚关系,特别是有了子女以后,走婚关系公开,到农忙时,男子往往要到女方家住一段日子,帮助做些农活;如几个月男子不到女方家,则男女双方心中都有数,男子可寻找新的走婚对象,女方也可接待新的男子,离异自由,男女双方不会责怪对方,没有怨言和嫉恨,他人也无非议。整个婚姻关系不受法律的约束,也不受神权、族权或家规的干涉,双方以爱情为基础,结合自愿,离散自由。这种田野牧歌式的婚姻关系非常温馨、浪漫。
在温泉村泡温泉时,杨馆长指着隔墙说,现在男女温泉已被高砌的墙壁隔开,但在十数年前,男女温泉之间隔墙仅1米高,当男女青年泡温泉时,常常是翻墙过去,嬉戏喧闹,然后成双成对离去。杨馆长告诉我,他在丽江师专毕业回乡做教师,几乎天天来泡温泉,在这里教了5年书,也走婚了5年,以后到了县城才正式结婚。
在温泉池中,我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就与他闲聊起来。我问他:“你是摩梭人?”他说:“是。”又问:“尊姓?”他说姓“给桑,名字叫给诺”。又问他:“家中有几口人?”他迟疑了一会儿,才回答:“大约七八口人。”我感到很奇怪:回答“家中有几口人”此类问题应该毫不犹豫,何况还是个“大约”!但当我进一步了解了他的家庭构成时,则对他的迟疑回答感到可以理解了。他家有兄弟五人,老母亲已去世,兄弟五人住在一起,都是走婚。有三个子女,即老大一个30岁的儿子,老二一个19岁的儿子,给诺本人39岁,是老四,有一个11岁的女儿,老三、老五目前无子女。他们兄弟三个的子女均生活在走婚的女方家中。我问他:经常去看望女儿吗?他说经常去,农忙时还住在女儿家中。
我们探访女儿国的重点,是了解摩梭人是否有反映家族世系延续的家谱,哪怕是最原始形态的实物之类的雏形家谱。为此,晚餐后抓紧时间,在杨馆长安排下,我们一行来到了彩塔家族的老祖母屋。在摩梭人的家庭中,一般都有一问老祖母的房间,平时子女吃饭、活动都在老祖母房中进行。彩塔家族的老祖母房有30余平方米,墙上挂着藏传佛教的图像,屋中间烧着一个火盆,我们围着火盆坐着。老祖母宾玛拉姆已70岁,由其在丽江旅游部门工作的37岁的女儿甲茨玛接待我们。
在一番寒暄后,我们直奔主题,请甲茨玛介绍摩梭人有无家谱的情况。据她介绍,摩梭人一般家庭都没有文字家谱,包括最原始的家谱。我问她:“那你们如何记住自己的老祖宗呢?”她回答得很快:“口耳相传呗!”既然如此,我们就请她与其母一起回忆,并由我们与她合作笔录了她家族的世系表(下图)。
由世系表可看出:第一,尽管摩梭人一般没有形成文字的家谱世系,但他们在崇先尊祖心理支配下,“口耳相传”,对自己的直系亲属记忆是非常清晰的,因此能在短时间内将本家族的成员姓名、相互关系,包括每个人的生卒年龄等一五一十地回忆出来。第二,这是一份深深打着母系社会烙印的母系家族世系表,母杈至上,辈分最高的是一位老祖母,家族传女不传男,子女只知其母和舅父,且将自己母亲的姐妹都称作妈妈,比自己母亲大的叫“大妈妈”,比自己母亲小的叫“小妈妈”,但不知其父,或者知其父而世系中鲜有记载。第三,婚姻实行走婚制,即使到现在,婚姻夫妻关系仍以走婚为主。甲茨玛告诉我们,她同一辈有四位姐妹(甲茨玛、娜卡、彩独玛、打史拉丛),她因为在丽江旅游部门工作,嫁了一个汉人,所以登记办了结婚手续,并取了个汉族名字“曹新花”,其他三位都是走婚。第四,尽管这份世系表只记载了五代21人,但却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母系家族世系表,因为至今存世的七万余种中国家谱世系表,都是父系家族世系表,即老祖宗是男子,从始祖父开始传子传孙,只传男,不传女,按父系计算家族世系。至今,曾在数以千计的彝族口传连名家谱中,发现几份母系家族世系表,而这份摩梭彩塔家族世系表,按母系血缘计算家族世系,是一份典型的母系家族世系表,因此可以说是当今为数不多的一份母系家族世系表。
甲茨玛叹了一口气告诉我们:“我生了一个儿子(登增扎西),打史拉丛生的两个也是儿子(吉才多吉、次里安都),幸亏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