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1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教案纸
课程名称 运动生理学 教学对象 运训1001、1002、1003班,体艺1001、1003班 任课教师 刘楠 周次 2 课次 2 课
题 第八章 感觉与神经机能
第一节 感觉器官
概述
视觉器官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掌握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掌握视觉的感受原理。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视觉感受器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教案纸
教学环节与内容 备注 感官
1.概念
感觉: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上的反映。
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变化刺激,将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而发生兴奋的一些特殊结构。(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感受器:人体内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
感觉器官:感受器和附属装置组成感觉器官。
特殊感觉器官: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是视觉(眼)、听觉(耳)、位觉和平衡觉(前庭)、嗅觉(嗅上皮)、味觉(味蕾)。这些感觉器官都分布在头部,称为特殊感觉器官。2.分类
(1)根据感受器分布部位的不同,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
内感受器感受器感受机体内部的环境变化,如平衡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内脏感受器。外感受器分为距离感受器如视觉、听觉和嗅觉感受器和接触感受器如触觉、压觉、味觉和温度觉等。
(2)根据感受器所接受刺激的性质,分为机械感受器、光感受器、化学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和温度感受器。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适宜刺激。适宜性质、适宜强度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将刺激能量转换成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
刺激→感受器细胞内发生电位变化→感受器电位→传入神经末梢发生器电位→传入神经动作电位。对于神经末梢感受器,感受器电位等于发生器电位。
3)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刺激的能量转换成动作电位,同时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中,称为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特定刺激→特定的传入途径→特定的感觉中枢神经细胞→产生特定的感觉。动作电位的频率和幅度加以编码。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视觉器官
视觉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共同完成。是指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视觉系统知有关部分的编码、加工及分析后而获得的主观感觉。引起视觉的感官是眼。一、眼球的结构与机能:
位于眼球正中线的折光系统和视网膜。
(一)眼的折光机能
1.光的折射和成象
2.眼的折光和成象
3.眼的调节
(1)晶状体的调节
晶状体是透明、双凸透镜形、有弹性的半固体物。四周附于悬韧带,又系于睫状体上。远近视觉。
(2)瞳孔的调节
瞳孔调节反射:看近物时,瞳孔缩小,减少光线量,清洗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便视网膜更为清晰。瞳孔的对光反射:同向、异向
(3)双眼球的会聚
4.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
近视:前后径过长,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凹透镜。
远视:凸透镜。
散光:眼的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或晶状体表面曲率异常。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相等,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不形成焦点,而形成焦线。柱面镜。二、眼的感光系统机能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1.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及其分布
感光细胞:分布范围、接受刺激、功能
视锥细胞:中央部位,感受强光、昼光、色光,辨别物体的微细结构、颜色。
视杆细胞:周边部位,感受弱光、夜光,辨别物体的大体轮廓。
视杆细胞组成视杆系统或晚光觉系统,视锥细胞组成视锥系统或昼光觉系统。
两种相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存在的依据:
(1)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视网膜空间分布不均匀;
(2)感光细胞与双极细胞和节细胞形成传递信息通路时,联系方式不同。视杆细胞存在会聚现象,多个视杆细胞与同一个双极细胞联系, 多个双极细胞与同一个神经节细胞联系。这样的感受系统不可能有高的精细辨别能力。视锥细胞往往是一对一的传递方式,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3)动物种系的特点:只在白昼活动的动物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只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只有视杆细胞。
(4)视杆细胞只含有一种视色素,视紫红质,而视锥细胞含有三种吸收光谱特性不同的视色素,因此视杆细胞无色觉而视锥细胞有色觉。(二)感光异常
色盲:对颜色缺乏分辨能力。缺乏某种视锥细胞。
全色盲:对所有颜色缺乏分别能力。
部分色盲:绿色盲、红色盲、蓝色盲。最多见的为红绿色盲。
色弱:并不缺乏某种视锥细胞,而是视锥细胞对颜色的反应较弱。色弱由后天因素引起。
色盲的伴性遗传:色盲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
视锥细胞功能的特点是: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三原色。红绿蓝。
(三)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人从光亮处进入暗室,最初看不清楚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才逐渐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传热学(全套714页课件课件).pptx VIP
-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语文4 小公鸡和小鸭子课件.pptx VIP
- 课-铜版纸彩印市场哲学数学原理完全配图手册缠中说禅.pdf VIP
- CQCIO_001—2019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规范(V5.0) 2019 28页.pdf VIP
- 互联网技术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大纲PPT.docx VIP
-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pptx VIP
-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pptx VIP
- 插画人物头像课件.pptx
- 20210820-申万宏源-申万行业分类标准2021版说明.pdf VIP
- 2025年最新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试题和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