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生素管理目录及内容
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目录
1、成都沙河堡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制度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制度
4、年度医院感染病例送检率及药敏试验率汇总表
5、月医院感染病例送检率及药敏试验率统计表
6、季度本院细菌谱及药敏情况
7、季度常见耐药菌监测
8、季度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量前10位药品目录
9、季度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10、季度对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11、年度抗生素使用率汇总表
12、月抗生素使用率统计表
成都沙河堡医院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 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级:第一级药物,为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价格合理、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
2、 限制使用级:第二级药物,为疗效好、但毒副反应相对较大或价格比较昂贵的药物,应控制使用。
3、特殊使用级:第三级药物,为疗效好、价格昂贵或近期研制出的保留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
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
1、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第二级药物治疗时,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同意后方可使用。
2、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第三级药物治疗时,应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后方可使用。
3、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第二级以上药物进行治疗,但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证实第一级药物有效时仍应使用第一级药物。
⑴ 感染病情严重者
①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③经心肺复苏存活之病人;
④脏器穿孔者;
⑤感染性心内膜炎;
⑥严重的蜂窝组织炎;
⑦重度烧伤及其他重症感染者。
⑵免疫状态低下病人发生感染时
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②接受抗癌化学疗法;
③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
④艾滋病病人。
三、抗菌药物分级情况见表1。
四、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修订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决定。
成都沙河堡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制度
为加强我院院内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提高抗菌药物医疗效果,杜绝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降低细菌耐药程度。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30%的抗菌药物,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全院医务人员。
三、医务人员对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该慎重经验用药。
四、医务人员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该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五、医院药事委员会对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六、对未按规定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科室和违反规定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按《新津县人民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处罚制度》严肃处理。
成都沙河堡医院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制度
一、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手术部位、可能致病菌、手术污染程度、手术创伤程度、手术持续时间、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半衰期等综合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其预防用药原则:
(1)清洁的手术:大致可分甲、乙两类。
甲类:如疝气、精索静脉曲张等,原则上一般不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可术前使用一个剂量。介入治疗术中有关抗菌药物应用亦可按此类处理。
乙类:如人工关节、心脏、胸部、骨、关节等手术,尽量缩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以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行介入治疗时可按此类处理。
(2)清洁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手术视野洁净但术中易受污染,如胃、肠、肺、妇科、耳鼻喉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原则上使用抗菌药物不超过48小时。
(3)污染的手术。
对开放性创伤、烧伤疤痕、皮肤移植等已污染的手术,围手术期可依病情发展按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用药,一般术后用药为48~72小时,药物选用按治疗用药方案进行。
(4)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疗程越短越好。于术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手术超过3小时时可加用一次。术后按上述原则用药。
(5)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应具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6)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应用于消化和泌尿系统外的其他系统感染;除泌尿系统外,不得作为其他系统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二、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部位 抗菌药物选择 头颈外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甲硝唑 心脏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神经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血管外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乳房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腹外疝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应用植入物或假体的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