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细胞的增殖
一、全员必做题
1.(2016·南昌模拟)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
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解析:选D 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但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原核细胞可通过二分裂增加数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人的成熟红细胞在分化形成过程中会失去细胞核,不能再进行分裂。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
2.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A.③⑤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解析:选D 纺锤体在前期出现,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出现的是细胞板,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①②③都错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
3.(2016·台州调研)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G1期和G2期时,RNA和蛋白质数量都会增加
B.S期时,核DNA数量和染色体数量都会增加
C.分裂间期时,核糖体和中心体数量都会增加
D.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量和着丝点数量都会增加
解析:选B G1期和G2期主要是进行蛋白质合成,RNA和蛋白质的数量都会增加;S期主要进行DNA复制,核DNA数量会增加,但染色体数量不会增加;分裂间期核糖体数量会增加,中心体也在此期进行复制;分裂后期,因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量和着丝点数量都会增加。
4.(2016·株洲一模)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当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还可能会发生( )
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
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DNA聚合酶较为活跃
解析:选C 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所处时期为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前期、中期,因此,该细胞还可能发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在中期),但不能发生着丝点分裂;DNA聚合酶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时发挥作用,因此,细胞中不会出现DNA聚合酶较为活跃的现象;有丝分裂中不会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5.下面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
B.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c和e两个时期,秋水仙素使基因突变作用在e时期
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
解析:选D a、b、c、d、e各表示间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且c图中DNA已经复制,但染色体数没有加倍;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在前期和末期,即c、b,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即a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6.(2016·山西四校联考)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选D 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Ⅱ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细胞板出现在末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Ⅱ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Ⅰ后期,有丝分裂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膜消失和纺锤体形成都在前期。
7.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核DNA处于题图所示的(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解析:选C HIV使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从而使DNA复制后不能进入分裂期,即HIV的感染使T细胞核DNA处于Ⅲ阶段。
8.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解读.pptx VIP
- [运行]-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明细.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专业解读课件.pptx VIP
- 高中数学精品讲义:三角函数的概念(五大题型).pdf VIP
- 2025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pdf VIP
- 20240320可用性工程(人因设计)研究报告 空白模版.docx VIP
- GB_T 32151.14-2023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4部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 兽医内科病 兽医学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