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德州区域的“红枪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德州区域的“红枪会”.doc

近代德州区域的“红枪会”   [摘 要]民国时期,由于匪乱猖獗、军阀混战等原因,中国北方农村的一种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组织红枪会便应运而生。鲁西北的红枪会多集中在德县、陵县、夏津、禹城等地。他们的目的是“积极御匪,消极御兵”。其中,德县和陵县红枪会在山东发展比较早,几度较为活跃,影响也比较大。鲁西北地区的红枪会既有抗击军阀、土匪,保卫家园及领导农民抗捐抗税等积极作用,也存在危害地方、滥杀无辜等落后性。   [关键词]近代;德州区域;红枪会   民国时期,由于匪乱猖獗、军阀混战所导致的社会动荡,在传统信仰、崇武、械斗之风盛行背景下,以及吏治败坏、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活跃于中国北方农村的一种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组织——红枪会便应运而生。   红枪会是以成员使用的武器——系着红缨的长矛而得名,除红枪会本名外,还有因长矛缨色不同而称为黄枪会、蓝枪会、白枪会、黑枪会、花枪会、一心会、大刀会、等,其中以红枪会最为通行,故史料文献多将这些团体统称为“红枪会”。红枪会种类繁多,分布广。李大钊曾举出它的内部有白枪会、红纱会、黄纱会、五煞会,黑枪会之区别。   红枪会起源于八卦教,它继承了八卦教流裔大刀会、义和拳的组织传统,是在金钟罩等民间秘密社会组织发展融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民众自卫武装组织,从其组织仪式看,具有某种秘密教门特征。因此有研究者也认为:“红枪会是在民国时期出现的会门组织,它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最为发展的地区是在山东与河南,七七事变后再度盛行于华北、东北各地”;“从其取名看,红枪会似可称为一种村民自卫组织,但从其组织仪式看,却具有秘密教门特征。”[1]470从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其活动范围涉及19个省份,山东即是其中较为活跃的省份之一。鲁西北地处冀、鲁交界之地,20世纪20~30年代,华北兵匪肆虐为红枪会的蜂起创造了条件。   鲁西北的红枪会多集中在德县、陵县、夏津、禹城等地。他们的目的是“积极御匪,消极御兵”。其中,德县和陵县红枪会在山东发展比较早,影响也比较大。自民国十三年(1924)出现,德县的土桥一带便成为红枪会活动的中心。   1926年,原德县七区王张屯人(今袁桥东部)张老五组织红枪会(九宫道),自称大师兄。“宗旨是保家防匪,联络信号是击鼓敲锣。战斗时,先释坛、唱符,然后冲杀呐喊,不畏刀枪”[2]582。该年秋,德、陵、恩三县有100多个村庄起来响应张老五,因而这一支红枪会很快成为德、陵一带红枪会的中心。该地区红枪会有快枪,多半由自耕农自置,有一支15000人的队伍,枪支6000余支。靠近德县的陵县北关、于家道口、东凤凰店、赵家寨、霍家寨一带,几乎无村不有红枪会,参加的人数占各村的三分之一,声势很大[3]320。农历八月初四晨,由德县县长升任德临道的道尹林介钰(安徽怀远人)率一营兵力从德州向袁桥进发,声言要剿灭红枪会。张老五闻讯后便擂鼓聚众,北起桑园、东至德县的各地红枪会会众闻讯蜂拥而来,红枪会四万余人向军队围攻,因红枪会人多势众,林部战败,林介钰被擒。边临镇红枪会会首、士绅刘文远为林介钰说情,加上林氏发誓不再与红枪会为敌,便被放回。   同日,林回德县后连夜到济南向张宗昌求援。张答应派兵镇压,林返回后组织地方官员诱杀了张老五,随后张宗昌大兵压境,进攻袁桥的红枪会。红枪会初期一度获胜,与张宗昌之第五军在德州发生冲突,张军有一个团被完全击溃。但终因红枪会失去首领,加之遭突袭,36个村遭屠杀,百姓死伤数千人,德、陵的红枪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正如《德县志》所言:“十五年(1926)冬十月,剿办红枪会”[4]53。后来,二师兄范金玉又到陵县重新组织红枪会,继续开展抵御兵匪及反抗官府的活动。民国十六年(1927)3月,陵县的红枪会在德属之菜园庄,同张宗昌的军队相遇,打死贺(贺文良)旅士兵十余人[5]43。但终因实力相差悬殊,最终失败。此后德、陵等各县的红枪会走向衰落。   “七七事变”后,韩复榘采取消极抵抗对策,导致山东大部很快沦陷,地方行政混乱,兵匪群起,形成了日伪、国民党与共产党各派势力并存的局面。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既为红枪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社会背景,同时也决定了红枪会兴起后在政治上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鲁西北各县部分红枪会组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抗日,成为重要的抗日武装。有的则投奔国民党,如七七事变后,五龙堂的岳荣俊及其侄子岳乃会发起成立黄沙会,主要活动于城北、城东北一带。1938年初冬,大霍、岳集等村黄沙会近千人进城袭击日本侵略军,遭日军射击,死伤近百人,会员纷纷退出,黄沙会开始走下坡路。1942年冬,黄沙会首岳汝兴被杂团22旅杀死,群龙无首,约有500人上泰山求神修炼,行至高唐县尹集,遭日军袭击,死伤200余人,残部由宋可林带领投靠国民党地方武装张栋臣部。至此夏津的黄沙会彻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