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比经典中古羌蜀羊猪铁交易考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释比经典中古羌蜀羊猪铁交易考释.doc

释比经典中古羌蜀羊猪铁交易考释   聚居四川西部岷、涪江上游的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古羌所在地望,也是《蜀王本纪》谓蜀王所居地,即所谓蚕丛始居岷山石室。古羌、蜀均无文字。但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重新定位羌族巫师兼祭师的释比及其口述经典,并立项将其口述经典作为民族古籍大规模收集整理。经过各个方面的前后20多年共同努力,2008年四川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出版了《羌族释比经典》,含500余部经典。[1]   在《羌族释比经典》中,我们发现有十余部内容涉及羌族最早的开寨神诸神到古蜀都一带寻以羊、马易猪、铁,包括吆猪、运铁等内容。其所包含的羌蜀关系、牧文化与耕文化的协调、羌蜀间的经济与贸易共处与认同等多重信息、史影,值得重视。   一、羌人到古蜀以羊易猪的释比经典本及其考释   岷、涪江上游古羌人到古蜀都易猪的史实,主要保留在称为羌族重要史诗《羌戈大战》的经典中。羌戈战争叙述古羌从甘青高原尕尔别坤勒万雪神山之下的大草原迁徙到岷江上游,与戈基人发生纠纷,战胜后建寨,商议感恩祀神,须用猪祀,而各寨首领相邀吆羊到古蜀都(羌语“矣朵”或者“如都”“竽都”)见古蜀王珍竽基或者“者于基”的故事。   羌族没有文字,其口头传说何以能保存如此之久,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这种存在形式对于经典内容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夷多”只是个孤零的词吗?   笔者在1985年及其以后数年中,调查了汶川雁门小寨子袁正祺释比(1902—1992),阿尔村余明海(1911—2007),朱顺才(1915—1998),萝卜寨张福良(1918—2008),羌锋寨王治国(1928—1998),汪和明(1921—1989),和平寨王海云(1922—1987),茂县纳普龙国志(1915—2007),理县增头寨杨茂山释比(1938—)等传承的体系与口述经典谱系,跟踪释比主持的各类仪式,了解释比经典在仪式中使用等等真实情况。   根据田野调查,笔者发现羌族经典《羌戈大战》在释比传唱中称为《必格溜》。汶川袁正祺传承本《必格溜》开篇即说吆猪一事:“乐善寨主最热心…下到成都买神猪,寨主名叫珍美基,询问来此为何事?”[2]   茂县文化馆《西羌古唱经》中《格扭·吆猪唱词》中叙述:“大小寨首来商议,动议祭祀用神鸡神猪…去见寨首者英基…者英寨首把话问:把猪买回有何用”。[3]对此,《羌族释比经典》中的《羌戈大战》记为到古蜀都“矣多”吆猪。[4]   释比经典《必格溜》到蜀都吆猪,有五点值得注意。   首先,《必格溜》的吆猪叙事,曝光了古羌视角下的古蜀,牵出了古蜀都的名字“竽都”与古蜀都王“珍美基”的名字。同时我们也从中知晓了一系列古羌首王的名字。在《必格溜》中,岷江上游各个寨首神要联合到古蜀都找古蜀王,并欢乐结盟吆猪。经典中提到茂县寨神勿纳基、波西寨首神霍巴基、宗渠寨神约家基、文镇神文加基、威州寨神磋自基、绵箎冬嘉基等等数十位寨首神。他们都是“基”。释比经典中古蜀王也是“基”。   羌语中“基”的含义是男性,儿子。“基”与寨、城邦名字联系组成一个专有名词,就是这个寨、城邦众人之子的含义。众人之子,就是为众人办事,因此也是该寨、城邦之首王。羌语皇帝称为“尔玛基”,即尔玛(羌族)所有人的儿子。《必格溜》所记录的汉语词古蜀都王,不同的调查分别为“珍基竽”“者英基”“珍美基”,它们也是其他释比经典中蜀都城首神、神王的名字。   其次,我们知晓蜀都王曾经在古蜀都接待岷江上游各位羌族寨首王。在《必格溜》中,古蜀王问羌王首来此何意?知道了来易猪;又问为啥易猪吆猪?羌人寨首霍巴基说明易猪是要祀神传种。蜀都王甚是高兴,于是交换了猪。羌人欢天喜地忙赶猪,吆猪。现存的释比经典中,交易的媒介是银子。而释比袁正祺、王治国解释说,当时首先是羊子,但是古蜀使用银子,故以羊子、马交易银子而易猪。羌族有羊子是“我们的银子坨坨”的说法。   其三,从羌族释比经典的角度,我们知晓古羌人养猪由古蜀引回,揭开羌族从游牧到农耕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变革的一个历史帷幕。羌族人传统牧羊,而却专程到古蜀吆猪。养猪不仅仅是畜牧生产,而且形成定居的耕作生产的肥料来源。养土以肥,是对刀耕火种粗疏的耕作的变革。而这种方式,明显是到古蜀学习的结果。   其四,吆猪回到羌地,不仅仅是喂养、传猪种,其重要目的还是祀神。以猪祀神,表明古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必然反映在上层建筑中,推动信仰与信仰方式、祭祀文化的变革。岷江上游古羌认同古蜀的农耕祀猪的祭祀文化,这也反证古蜀以猪祀神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它影响周围游牧民族的文化、宗教。   其五,释比经典中有《泽基格布》率军到古蜀的唱述;但《必格溜》则以“吆猪”到古蜀为经典名字,表明对和平友好、和睦交易的古羌与古蜀关系的肯定。在释比主持祭祀仪式中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