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綱 新世紀的轉換鞋型思維 應積極推動快速轉換鞋型的理由 當前轉換鞋型的問題點 快速轉換鞋型的結構與管理 快速轉換鞋型的步驟與方法 快速轉換鞋型的目標與指標 製造典範變革與轉換鞋型 1980年代以前 追求規模經濟,避免轉換鞋型 1980年代以後 實踐速度經濟,不怕轉換鞋型 快速換線與不停線換線 要求快速轉換鞋型的理由 「批量派工」與「輪次派工」 快速轉換鞋型的前提 1. 事前宣導難,並非每個人都能掌握狀況 2. 換線動作亂,人多導致混亂,過多人員等待 3. 新Layout排定後,後段工序作業員長時間等待 4. 人員過多,幹部無法快速教導新型體製作要領 ,員工對新型體的適應力慢 品質觀點:精實小線 轉換鞋型初期報廢品非常多,合格率難以掌握 大線難以克服的人員等待 轉換鞋型過程,人員等待難以克服 轉換鞋型的思維變革 精實小線的換線優勢- 1. 彈性大、反應快速 2. 人少好管控,減少人員等待,避免停線過久 3. 人少好教導,快速適應新型體,不良品下降 4. 減少人員等待,避免停線過久 針車小線的啟發 實踐證明,精實小線潛力雄厚。 運用重組、簡化與合併等原則,做到精實小線的單雙流目標。平均提高產效達20%。 關鍵:重組工序、合併手工、合併車千鳥、完全刪除無附加價值之鞋面傳遞… 啟發:小線奠定快速換線的基礎。 強化軟體條件,期待年底驗收初步成果。 縮短換線時間方法與步驟 現況分析與內外分離 從現況觀察浪費情形 內換線作業 斬刀定位擺放 針車或特殊設備之就定位 烘箱溫度或特殊設備之設定 外換線作業(搭配5S) 原料先備妥 針車或特殊設備確認與定位規劃(含編號) 線、膠糊等副料備妥 治具、楦頭備妥 現場換線的觀察 (2003年廣東) 機台笨重,移動困難。 前面一頭忙,後面閒看戲。 未事先規劃 作業員:「我不知道要將機台移到哪裡去?」 幹部發號指令,大聲呼喚,被喊到的才有事做 未齊心協力,不會幫忙做。 籮筐事先未配套,排完線後等料來。 現場換線的觀察(2007年胡志明市) 精實小線已據初步成果(快速換線授課前觀察) 工序圖已經備妥,幹部能夠全盤掌握。 機台已經備妥,移動迅速。 可以改善空間: 1.工序佈置不盡然合理,可按小線原則精實改善。 2.沒有做到全員動作,換線過程平衡率約60%。 3.初期品質不穩定,可強化試作完成度。 現場換線的觀察(2009.8.25) 換線過程在精神上與2003年廣東類似,未將換線當作重要事宜處理(雖然機台早已裝上腳輪)。 機台的事前規劃不足,移動無法一次就定位。 工序佈置不合理,顯示精實小線實踐仍未落實。也就是說徹底落實精實小線是當務之急。 沒有做到全員動作,換線過程平衡率約40%。 曾作過的鞋款,損失雙數依然十分驚人。 轉換鞋型紀錄1 轉換鞋型紀錄2 NOS提供 縮短換線時間的7個步驟 鞋業換線的重點 型體轉換=設備移轉+技能移轉 =事前規劃+全員動作 工時表 確認鞋 流程佈置圖與線平衡圖 斬刀試作與量產試作紀錄 模治具的事前備妥 先期加工完全配套 新舊型體轉換切入點 幹部對品質作業方法重點講解 快速換線的3個程序 快速換線在實務上的3個程序 快速轉換鞋型的程序與方法 改善報告內容舉例 一. 背景與目的 二. 問題的定義 (現行換線分析,充分理解pp.16-18之內容) 三. 換線的事前準備 要有確認表,改善對策與落實過程 四. 換線過程 紀錄換線時間與內涵,探討問題點與改善對策 五. 調適過程 紀錄換線後每小時產量,分析原因與改善對策 六. 總結 改善對策摘錄 快速轉換鞋型作業細則訂定 換線典範:Tact time換線模式 針車換線類型與運作條件 成型快速轉換型體要求 成型轉換型體目標: 不怕換鞋型、不感覺換鞋型 試做階段即能做好事先相關準備工作,包括layout、技能與工時上的微妙差異。 幹部長期掌握每日上線型體,做好讓員工心中有品質、心中有數量之宣導。 落實事前規劃、全員動作,達成目標。 快速轉換鞋型的目標 快速轉換鞋型的指標 換線時間 (單位:分) 鞋面損失 (單位:小時; 涵義:邁向賺取產量) 首次合格率 達成目標產量時間 (換畢後的第幾小時) 換線過程的平衡率 結論:1 設計轉換鞋型紀錄表,有效掌握換線損失 2 與IE聯手進行轉換鞋型的分析與改善 追求零浪費的換線,追求不怕變換鞋型 最終目標: 1.最後一雙在首站完成後,進行循序完成各站一次到位的換線作業,在舊鞋型完成後的3-10分鐘內完成新換鞋面的產出。(例:TT=2-3分) 2.損失雙數依差異程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