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慎终追远 万古蒸尝参考资料
慎终追远 万古蒸尝
——白马山下张家祠堂记
张家龙
“百家姓”中的张姓是汉民族大姓之一。据传张氏始祖起源于青阳、青河流域(今山西、河南交界的太行山区)。据北宋考古记载,黄帝三妃彤鱼氏所生的五儿子在青阳娶妻生子,取名“挥”。挥观察天上的弧星,发明了弓箭,黄帝就封他为“弓正”,赐姓“张”。张氏族人从此繁衍生息,迄今已遍布世界各地。在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志士仁人,如早期的张仪、张飞、张良、张苍、张衡、张仲景、张居正。近现代更是层出不穷,如张载、张浚、张栻、张之洞、张謇、张云逸等杰出人士。这些张氏先贤在各个领域中创造辉煌的业绩,历代以来指不胜屈,史不绝书。
据资料记载和碑石佐证,明洪武十五年(公元一三八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江西填湖广。郭氏婆婆携子张兴仁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苦竹村大石桥移居白马山落户。重孝悌、信仁义,温良恭俭的郭氏婆婆在此开创基业,张氏家族的一脉从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存续至今已六百三十余年。
白马山,又名白云山,西与荆山相望,东延汉水之滨,乃秦岭之余脉。山上有娘娘洞、牛洞、穿山甲洞,娘娘梳桩台、晒米石,大小营盘山等名胜。其中的龙洞遗迹,相传唐僧西天取经时的坐骑白马即由此洞白龙转世,故名白马山,如今系马桩遗迹仍在。北山岗上更有白云观矗立其上与武当山遥遥相望,据说真武大帝云游四方时曾在此驻足而有此道场。后来实际上成为了张氏家庙。据碑文记载,白云观自清乾隆年间起进行过四次大的修缮,前两次是在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之前,功德碑上捐款者均为“师”“世”“国”字三辈,后两次维修是民国十七、十八年,即公元1928年和1929年,所捐款者已有“家”字辈了,这在白云观现存碑碣中都有记载。
白云观每年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都要举办庙会。是日,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都要来赶庙会进香,拜祖师爷,祈福消灾,庙上要搭台唱戏,整个白云山是香烟缭绕,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除庙会外,每年除夕夜子时(亦即正月初一凌晨)张氏每户当家人都要赶到庙里上香,前去上香要沐浴更衣,并要低头快行,碰到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出声说话,否则就是心不诚,如果谁能点上当年子时第一柱香,祖师爷必将保佑他一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因此大家都早早到庙门前等候,庙门一开,
蒸尝:本指夏冬二祭。后泛指祭祀。《国语·楚语下》:“国於是乎蒸尝。”《后汉书·冯衍传下》:“春秋蒸尝,昭穆无列。”——故“蒸尝万古 ”即永世长存,万古不休之意。
蜂拥而进,就是被挤倒,撞翻也不能出声,所以虽然人多,也只听见脚步声,并无半点喧哗。上香后就忙回家出天行,接福祉,然后就是拜跑年,宗族之间、邻里之间相互祝福健康吉祥。
白云观与道教圣地武当山一脉相承,举凡大的庙会,武当山住持都会派员参加。重大事件的处理执行由武当山监督查询,可见白云观在族人心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相传乾隆五十年,白云观住持之死就引发一起赔偿官司,武当山派员出面赢了官司,张氏家族要赔偿大笔银子,每户均要摊派,张夹林子一支为避祸遂改“张”为“章”从而免责。从改姓到现在,算起来不过十代人。
站在白云观前西望,白云山与荆山数十里之间,纤陌纵横,河溪竞流,良田万顷。近山一方平川,四面群山环抱,襄沙路,石仙路贯穿其间;永盛河,仙居河蜿蜒东来,遇白云山折而北流。山水之间造就一方福地,这就是张氏族人聚居发祥之地—张家坪和张家院子。张家坪和张家院子旧属湖广北道荆州府荆门直隶州,如今分属荆门市东宝区石桥驿镇的两个行政村:张家坪属张坪村,张家院子属白马村。
白马山所在的石桥驿古镇是一千年古驿站,如今辖27村2个居委会,人口3万余,国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横亘于白云山与荆山之间,所谓枕荆山,卧白云,临汉水,堪称五谷丰登,人杰地灵之地。
站在白云山俯瞰张家坪,只见张氏宗祠矗立坪中央。祠堂又名“太平楼”,坐北向南,略偏东向,为两进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屋脊与歇山雕龙画凤,蔚为壮观。头进为前殿是厅堂,二进为正殿,门额上嵌一石匾:上书“万古蒸尝”四个大字,正殿内供奉列祖列宗牌位,每年春秋祭祖仪式即在此举行。【现张坪二组张修保老屋】祠堂左前方是一片坟场,历代祖先多葬于此。从出土墓碑看就有三世祖,九世祖及“国”字辈以下历代祖先坟墓。【现张坪一组张家龙老屋北】
祠堂建于清道光22年(公元1843年),既是历代祖宗灵魂的安息之所,后世子孙的祭祀之地又是宗法文化的体现之堂。张氏族规森严,制订了许多礼法家训对族人进行约束和奖惩,张氏家族崇尚孝悌为本,礼贤下士,耕读传家。特别是在奖掖后学上蔚成风气。就近代所知,就有张坪张兆公,英岩巨川公,草坪修权公等因聪颖好学而无力深造,由族人捐助而成大器。正因张氏族人勤劳上进,美德传存,才如此兴旺发达,成为荆楚大姓之一。
山水有源,落叶归根;今逢盛世,人心思源。为晓宗族之谱系,由族中贤达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