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下一单元案
《古诗词二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诗句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2.理解词的意思,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
预习作业:
1.复习:《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反复朗读诗歌,先要求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准停顿、节奏,最后要求能够读出诗中各句不同的情感。
3.按要求在下面批注这首诗,你可以模仿着增加一些批注——
老师做的批注引路有:(1)“篱落”是什么意思?“径”是什么意思?(2)急走是什么意思?“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飞入菜花无处寻”?看到飞了的蝴蝶,小孩是什么样的心情?(3)捕鸣蝉”和”追黄蝶”的感觉一样吗?
4.试着依据诗中的词语,适当地补充一些词语,试着用现代文说一说这首诗句的意思,要翻译得优美,保留诗意。(上课前要自己出声地翻译一次。)
第一课时
一、导
1.立春过后,春天来了,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宋代诗人杨万里一起走进新市徐公店,看一看作者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2.齐读课题。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新市,古县名,在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即姓徐的人开的店。诗人留宿在新市的徐家客店,用他那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这样具有诗情画意的一幕。
二、读
检查学生“读”情况,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准停顿、节奏。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注重指导。
三、解
(此过程是一个解与读,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解的基础上,提升读的质量)
1.小组学习
要求:(1)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
2.集体交流
(1)汇报交流已经理解的字词。
(2)深入理解诗境
A.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指导朗读: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多么美呀,谁来试着读一读
指导基调:优美,惬意,舒服,旷达。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D.学习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物?
走:跑。急走:快跑。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B.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回忆
《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深入体会孩子的“趣“与”“乐”,指导学生朗读。
“无处寻”后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再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师小结: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
1.译
2.老师请四人小组互相翻译,翻译后,老师请了一名同学来翻译,要求基本翻译。
3.基本翻译正确后提出更高要求:翻译的优美。
困难处教师示范。
4.背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之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指名背诵。
四、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3.课外亲手绘画。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试着画下来吧?
第二课时
预习作业:
1.反复朗读诗歌,先要求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准停顿、节奏,最后要求能够读出诗中各句不同的情感。
2.按要求在下面批注这首诗,你可以模仿着增加一些批注——
老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