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题(八上)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试题(八上)解读

物理试题(一)八上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卷共40分选择题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潜水艇中的人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为各种单色光 C.在地球上人们看到日食和月食 D.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细微之处 10.漫步湖边,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水中的“游鱼”和“白云”,所看到的 A.“游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游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游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游鱼”和“白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1.李华的身高是1.6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距离平面镜3m远,那么 A.李华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以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 B.他离平面镜越近,他的像越大 C.他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D.无论李华距离平面镜多远,镜中的像都是1.6m高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幻灯机 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A.木块的重力 B.木块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木块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木块的拉力 18.一个能盛下2kg水的瓶子,能容纳2kg的物质是 A.酒精 B.海水 C.煤油 D.汽油 19.抛出的乒乓球碰到墙壁后被弹到很远的地方,而墙壁却丝毫未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墙壁没动,是因为球对墙壁没有任何力的作用 B.尽管墙壁没动,但墙壁仍然受到球对它的作用力,且等于墙对球的作用力 C.墙壁虽然受到球对它的作用力,但是小于它对球的作用力 D.球对墙的作用力和墙对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0.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上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第卷共6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22.我国自主设计的月球车于2013年完成我国探月计划的第三步——落月。如图所示,了 摩擦力,繁花。人们能在各个方向看见花园里盛开的花朵,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 ,我们能够看到红色的花朵,是因为红花反射了太阳光中的 色光。24.我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歼-20已研制并试飞成功,速度可达700m/s。钓鱼岛距离我国大陆最近的城市温州市约350m。假如歼-20从温州市起飞后匀速飞行,飞抵钓鱼岛的时间大约是 s。 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力的作用是 26.在挂风景画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 的知识1)如图4所示,水底A处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试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大致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如图5所示,排球离开手后仍在空中继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排球的受力示意图. 3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提出了以下几个实验方案或实验现象: (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2)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3)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4)在悬挂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铅笔,把大钟敲响后,用一张白纸在铅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哪个或哪几个?其他的实验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能说明其他的什么问题呢? 32.如图6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A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F2 和F3 ,其中最大的是 。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3 为1.6N,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N,此时的木块A 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N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