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陈情表导学案
PAGE
PAGE 1
陈情表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长 2011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密的生平、文章写作背景。 2、了解本文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评价。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诵读全文,基本了解文章大意。 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把握各种文言现象
学习难点 背诵本文预习指导:
1、阅读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以更好理解课文。
2、本文的文体特征。
3、通读全文,把握重点字词,养成做批注的好习惯。
4、再读课文,直至能流畅朗读课文。
5、结合课下注释,疏理字词句,自行把握每段大意。
6、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阅读“名师”走近作者,完成填写。
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 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 闻,累举不应。
2、背景知识
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就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3、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思考:本文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
4、文学作品评价: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5、流传的成语: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自主检测:
疏通文意后,完成下面的自我能力检测:
2.重点词语
(1)臣以险衅 ( )(2)慈父见背( )
(3)舅夺母志( )(4)门衰祚(zuò)薄( )
(5)终鲜兄弟( )(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7)而刘夙婴疾病( )(8)未曾废离( )
(9)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10)寻蒙国恩( )
(11)则刘病日笃( )(12)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
(1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4)听臣微志( )
3.通假字
(1)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3)常在床蓐( )(4)四十有四( )
4.一词多义
(1)拜:①拜臣郎中( ) ②谨拜表以闻( )
(2)夙:①夙遭闵凶( ) ②夙夜忧叹( )
(3)至:①至微至陋( ) ②无以至今日( )
(4)以:①臣以险衅( ) ②臣以供养无主( )
③谨拜表以闻( ) ④猥以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