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 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量不足或机体不能合理利用胰岛素所致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血糖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时间(h) 正常人 400 300 200 100 0 6 10 14 18 22 2 6 2型糖尿病患者 (未治疗) 进餐 进餐 进餐 22.2 16.7 11.1 5.6 血浆葡萄糖 (mg/dl) 血浆葡萄糖 (mmol/L) 0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特点 “水涨船高” Polonsky KS ,et al, N Engl J Med. 1988 May 12;318(19):1231-9 这张图有参考文献的,建议加上 糖尿病分型 正常人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女性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由遗传、感染、药物、化学物质所致的糖尿病 INS INS INS INS INS INS INS 或者 足够正常的胰岛素 胰岛素 分泌减少 胰岛素无法正常工作 无胰岛素分泌 INS 胰腺 胰腺 胰腺 陈灏珠主编, 实用内科学. 2006. 12版.1015-62. 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 多饮: 经常感觉口渴,要大量喝水 多尿: 小便量增多,且夜尿频繁 体重减少: 体重下降,人渐消瘦 多食: 容易感觉饥饿,食量增加 纪立农,等. 知名专家进社区谈医说病:糖尿病. 2006 p22-23 相当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之初,并没有典型症状!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提出: 满足糖尿病症状加以下任意条件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7.0 mmol/l 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危害不仅仅在于疾病本身,更在于糖尿病并发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足 中国糖尿病发病人数日益增多 1.《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0/index2010.html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 1993年190万人 1998年399.4万人 2003年723.5万人 2008年1421万人 2009年9240万人 中国最常见慢性疾病中糖尿病居前三 心脑血管病 肿瘤 糖尿病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 糖尿病花费巨大 我国卫生部数据:我国每年用于糖尿病治疗的相关费用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费用占80%以上。平均每年每例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为18827.89元,是无并发症患者的5.1倍。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到2015年间中国由于糖尿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5577亿美元。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对人类的健康有严重威胁,对社会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患病率日趋增高 并发症发生率高 可致残甚至致死 沉重的经济负担 巨大的精神压力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糖尿病主要治疗路径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 一线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 二线药物治疗 胰岛素促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促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或DPP-Ⅳ抑制剂 三线药物治疗 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 四线药物治疗 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三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 或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的含义: 如果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糖尿病综合治疗——五驾马车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饮食治疗 糖尿病教育 血糖监测 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糖尿病 每位糖尿病病友一旦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即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 您可以在医院寻求专业的糖尿病教育与指导。 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是团队式管理。 应该明确的是,成功的糖尿病教育需要各方面及不同专科的共同配合,但最重要的还是您自身参与和努力,您是糖尿病管理团队的核心力量。 (1)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2)血糖监测 <6.5%* 反映抽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4.4~6.1mmol/L(空腹) 是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 阴性 能够反映血糖,不能确切地反映血糖值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已将这一目标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