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注释)
A.行使民主权利的主体素质高 B.实行民主政治的成本很大
C.国家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
【答案】B
2、“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阉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参与祭祀,他不能相信只有一个神。”据此可知当时的雅典
A.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 B.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民主政治
C.违背了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思想 D.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
【答案】D
3、贾文言认为:“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耕’和‘战’,故两者都重视耕战,但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则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集中体现在
A.商鞅注重发扬民主,重视工商;梭伦维护皇权专制,以农为本
B.商鞅立足承认现实,渐进变革;梭伦强调打破现实,重在继承
C.商鞅使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梭伦使所有人获得公民的权利
D.商鞅用“强权”重构政治秩序;梭伦以“中庸”平衡阶层利益
【答案】D
4、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参政议政的权利 B.公共事务的意识
C.公民的义务责任 D.公民的身份特权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而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源于公民的身份即公民的身份是特权的,外邦人、妇女、奴隶等是没有公民身份的,所以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只能是“公民的身份特权”而非其他的选项。
5、某著作记载:“……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反映了(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6、下列关于古代希腊
A.
B.城邦独立自治
C.
D.
【答案】A
7、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会走向反面。”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A
8、史载:公元前6世纪中叶,罗马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将原来按照血缘关
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分为4个城区部落和15(或16)个乡村部落,
规定凡在地域部落登记入册的自由民都获得公民权。这一改革
A.学习了雅典梭伦改革的精髓 B.增强了罗马国家公民的力量
C.是罗马国家法制建设的开端 D.刺激了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
【答案】B
9、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
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据此不能表明雅典( )
A.政治环境有利于人文精神产生 B.旧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C.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 D.雅典民主具有局限性
【答案】B
10、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但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法直接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产生 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
C.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答案】C
11、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