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通识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docVIP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2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课程内容简介 开课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课程编号 A1 中文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学分 1 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 所属领域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教师姓名 李山 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值得大家深入了解与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系统而又简约的带领大家领略中国文化历史及其风采,这次讲座主要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文化交流、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等方面来介绍中国文化。 参考书: 李平主2002年06月第2版 李山2002年01月第1版 侯外卢1957年03月第1版 ?华林甫?2001年01月第1版 莫林虎2001年02月第1版 褚斌杰2002年11月第1版 夏文化探索,李伯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文化的地域性与创新性,刘勇,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与早期东传,范毓周,南京大学 汉代文化与汉代民族的基本特征,周天游,陕西历史博物馆 黄帝陵与黄帝文化,张宏彦,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系 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王三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任课教师简历: 李山,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启功先生弟子。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先后出版过《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诗经新注》等诗经研究专著,及《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第一节 族群凝聚及代兴 原始社会的社会状况 本节重点:原始社会的社会状况描述。 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 本节重点: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情况,当时是宗教起着凝聚的作用。 族群代兴 本节重点:从夏到西周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族群代兴情况。 第二节 分封制 西周分封建国 本节重点:西周分封建国的情况。 分封制与民族团和 本节重点:分封制对民族团和的决定性意义,用礼乐融合民族,诸夏意识的产生。周人跟别的族群消除隔阂。 第三节 西周礼乐 本节重点:礼乐的概念、特点、几种礼的介绍。 第二章 民众的历史品格 第一节 国人 本节重点:国人的概念、权力,国人怎样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权利及其原因,当权者对小农的看法。 第二节 诸子的文化思想 大同观念 本节重点:大同观念的概念及要求。 天下观念 本节重点:怎样看待天下。 天人合一 本节重点:天人合一的概念及表现。 第三节 儒家 仁 本节重点:儒家“仁”的概念及要求,仁者、仁政等的要求。 教化论和性善论 本节重点:儒家的教化论观点,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 第三章 老子与中国各朝官僚文化 第一节 教化论 本节重点: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教化论的社会,教化论的含义,教化论下的人性论。 第二节 诸子的政治思想 本节重点:道儒法墨的治国理念。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政治 本节重点:宗法制,重农轻商,文治政府,各朝官僚制度。 开课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课程编号 A3 中文名称 明史十讲 课程学分 1 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 所属领域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教师姓名 樊树志 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明史十讲》主要涉及了明朝的历史分期及其成就以及扭曲和贬抑明史的几种观点,是樊树志教授从自己的读史心得中提炼出来,力图对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不再纠缠于历史的线索和细枝末节。虽然该课程没有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它选择重点,深入透彻的讲解,讲深讲透,讲出个所以然。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个历史深邃感的启示,激发他们重新思考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参考书: 1、樊树志2003年10月第1版 陈梧桐1993年06月第1版 潘运告1999年11月第1版? 方尔加1989年08月第1版 陈清华2009.07? 6、张建业2001年10月第1版 孙顺霖1992年06月第1版 王鸿儒2002年04月第1版 王行国2006年06月第1版 孙玉琴2005年08月第1版 李金明1990年04月第1版? 1996年01月第1版? 苗棣1994年12月第1版 吴廷桢?1993年03月第1版? 果迟2007年04月第1版 1、“山人”与晚明政局,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 2、明末高僧隐元与江户时代的日本,吴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 3、明清商帮文化比较研究,李刚,西北大学 4、重识明史,刘志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任课教师简历: 樊树志,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中国明史学会顾问。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主要学术著作有:《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